第一百零四回 终于回襄阳 不是欢迎啊 (第3/3页)
也不知是哪个天杀的,散播流言,说殿下的**驴群,是那史嵩之孝敬金狗主子的礼物。就这句话,差点没把襄阳搞得暴乱。还好小弟拿出了殿下走时留下的印信。发布榜文,澄清事实,这才暂时稳住了群情激愤的襄阳百姓。没让他们把衙门拆了。由于许他们十数日后,殿下定然凯旋而归,这不,襄阳百姓现在都在等着殿下,给他们个说法呢。本来这些百姓都要出来迎接,但小弟怕有人趁乱逃离。走漏了消息,这才将它们,挡在了北门之内。”
宋宇听了这个解释,苦笑着摇了摇头,感情,这襄阳百姓,不是因为自己打了胜仗欢迎,而是都在等着自己解释牛和毛驴赶到哪里去了?
想到此,宋宇指着身后老长的难民队伍,解释道“:喏,这些人,都是聚集在枣阳得北地流民,前些日子已经和你在信中说了,那些田宅土地,你可事先布置妥当?“
余阶听了,赶忙回道“;田宅土地已经清理造册,只待这些流民,在空白表册上签字画押,便可在这襄阳周边,得到一块土地,至于耕牛等物,小弟还没来得及采买,看来这几天得加紧办理此事了。“
“;不着急,慢慢弄,其实也怪我,身边全带的大老粗,就你一个文官,当初要是知道这襄阳之行会发展成这样,就该叫上刘克庄他们一块来,这倒好,把你忙的跟孙子似的。“宋宇一脸歉意的对余阶说道。
余阶摇了摇头“;殿下,小弟忙的过来,只是小弟要奉劝您一句,公然违抗朝廷命令,收容这些流民,即使是皇室,也是重罪一条。不过,现在咱犯的事也不少了,整个京湖,现在都让殿下您给整成独立小朝廷了。正所谓虱子多了不怕咬。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咱也不怕多这一条罪了,索性胡闹到底吧。“言罢,余阶又将宋宇扶到了驴背上。亲自牵着毛驴,吩咐众人,向着城内走去。
宋宇顺着余阶的力道,坐回了驴背上,自言自语道“:小朝廷?别说,还真像!”
看前边百姓众多,宋宇忙整了整身上铠甲,对着余阶继续说道“;余老幺,你觉得,我把孟老将军,留在襄阳,主持局面如何?“
余阶牵着宋宇的花毛驴,边走边答道“:孟老将军乃是岳家军嫡传,其父孟林,祖父孟安,都曾追随岳飞左右。可以说是三代忠良。殿下让他来守襄阳,是再好不过。只不过,我大宋向来没有武将独守一城之例,殿下是不是再安排个文官相佐?“
余阶说的,宋宇都明白。其实这孟家,在历史上是五代忠良。孟宗正上边是父孟林,祖孟安。
而之后继承其遗志得,便是儿子孟珙,孙子孟之经。如果宋朝不灭,他老孟家估计还会有六代七代忠烈,没办法,人家家教好。孩子都懂事。
但余阶后一句话,宋宇却有些不赞同,说白了,对武人得猜忌与排挤,贯穿了整个两宋时期。包括他余阶,也是因此饱受诟病,最终被气死。现在余阶亲口提醒自己,坏了他老赵家得祖宗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