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正是在下!【求月票】 (第2/3页)
姓的家仆;
一些被白莲教洗脑、欺骗、煽动的乌合之众;
或许还可以再加上一些代王王府的护院;
就算出现叛乱,面对的一些能被58名倭寇横行八十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的、脱籍逃亡比例高达七八成、将领跑的比狗都快的卫所军;
而真正的爱国将领,比如周尚文那样的人和他的军队,根本就不会叛乱,更不会与他为敌。
因为他这回可是奉旨办事。
仅这一条就已经足以将所有纪律严明、尚有一定战力的军队排除在外。
对于周尚文那样的忠臣来说,天大的事,也比不过一个“忠”字,也绝不可能与皇帝的钦差为敌。
所以……
这一回他要借助此事,让朱厚熜瞥见未来的一角,帮大明翻开新的一页篇章。
与之相比。
分账的事,大同的事……不过都是这页篇章上的一句话罢了。
当然,“惊喜”也已经准备好了。
不知道他去了山西之后。
朱厚熜忽然得知“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朱厚熜得知皇室宗亲代王“起兵造反”时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态?
朱厚熜得知鄢懋卿分走的那一成将会是怎样的一笔巨款时,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会不会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催他立刻班师回朝?
心中想着这些。
鄢懋卿也吸取了沈坤和高拱的部分意见,点了点头道:
“兼侦察、扰敌与追击之责的骑兵的确需要一些,就依你们说的,两千人中分出两百训练成为骑兵。”
“剩下的全部装备番鸟铳,去城外的窝棚招募青壮,那里有的是吃不饱饭、进不了城的人。”
“告诉他们,咱们詹事府绝不欠饷,若有阵亡双倍抚恤,概不赊欠。”
“另外,初次招募以六千人为目标,为期两月的练兵过程中行末位淘汰制,直至淘汰到剩余两千为止。”
“至于练兵的项目……”
“骑兵我不懂,你们自己决定。”
“火器营的练兵项目,以番鸟铳装填射击、走阵、刺杀为主,其余塑造服从性与纪律性的项目由你们自己决定。”
“我只有一个要求:”
“临战击鼓,鼓声不停,赴汤蹈火,前进不止,否则以逃兵当场处置,抚恤全无。”
“至于战术方面,只训练一个战术。”
“此战术名为三段击。”
“一千八百人分为六个方阵,每阵三百人。”
“确保每一个方阵为一个整体,可以随时六阵合一,随时可以一分为六。”
“三百人再分为十二行,每行二十五人。”
“临敌时第一行跪射,第二行蹲射,第三行立射。”
“齐射完毕,除第一二三行迅速退回后方列阵填装鸟铳之外,第四至第十二行向前行进,第四、五、六行依旧跪射、蹲射、立射……”
“以此类推,反复轮换,前赴后继。”
“大约……就是这些了。”
其实这就是后世说法更加生动直白的“排队枪毙”战术。
只不过基于火绳枪的填装时间限制,鄢懋卿略微增加了行数,用于确保军士拥有足够的时间填装射击,确保射击不会出现空窗。
不过就算如此。
他这种列阵方式,当六阵合一的时候,并且还是三段击战术,一轮齐射亦可打出四百五十枚弹丸。
如此密集的弹幕,在小规模的冲突中,已经足以敌方造成毁灭士气的打击,更不要说后续还有延绵不绝的射击接踵而至。
“这……鄢部堂,就这么简单?”
沈坤听罢心中更加疑惑,不由与高拱面面相觑。
这可比他们想得简单太多了,真就是几句话已经可以概括出来,与他们心中所想的截然不同。
毕竟天朝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涌现了大量的名将,流传下来的兵书兵法亦多如牛毛,就算是各类精妙的阵法都令人应接不暇。
如此对比之下,就越发鄢懋卿刚才所说的这个所谓的“三段击”战术既笨拙,又愚蠢,还低级。
这可一点都体现不出一个将领的临阵指挥能力……
“简单么?”
鄢懋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