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守护者现身 (第3/3页)
它呈现出一种绝对精确的、但完全违背常规晶体学或分子排列法则的几何形态,像是将无数个不同维度的小立方体、克莱因瓶片段和莫比乌斯带强行糅合在一个普朗克长度尺度的空间内,结构复杂到令人晕眩,却又带着一种诡异的、非自然的数学美感。
“这不是碎片。”俞辰低声说,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窜上,“这是‘断层’本身的‘组织样本’?或者说,现实被撕开后,伤口上渗出的‘结痂’?”
沈秋也凑过来看,脸色发白:“它的结构在自我迭代。看,放大这里,它在模拟分形,但用的是非欧几里得几何的规则!这东西是活着的数学!”
“检测到异常能量签名!”操作台前的技术员突然喊道,“非常微弱,但频率和南极冰下那个警告信号有7.3%的相似性!”
就在这时,车厢内的灯光猛地闪烁了一下。那个一直沉默的白色十字星图标,亮度骤然提升了一档,从柔和的白色变成了刺眼的亮蓝色。
“‘观察者’活动加剧!”沈秋立刻警告,“它在试图溯源我们的传感器信号!”
几乎同时,车外传来一阵极其低沉的、几乎感觉不到的嗡鸣声,像是某种大型设备启动前的预热。街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光影发生了细微的扭曲。
“他们来了!”沈夏瞬间拔出手枪,眼神锐利地扫视窗外,“反应真快!”
俞辰的心脏猛地收紧。守护者,因为这点微不足道的“尘埃”,就要来“净化”他们了?
“沈秋!”他急喊。
“再给我十秒!”沈秋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化为一片虚影,屏幕上疯狂滚动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拓扑方程和混沌模型,“我在用曼德博集合的边界函数叠加一个七维流形的映射......妈的,这计算量......”
车外的嗡鸣声变得清晰可辨,空气开始产生一种高频振动,震得人牙齿发酸。街上的行人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不安地四处张望。
“五秒!”
车厢顶棚传来一声轻微的“咔哒”声,像是某种吸附装置。
俞辰一把抓起那盒危险的“尘埃”,紧紧攥在手心,另一只手撑住操作台,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沈夏举枪对准车顶,呼吸平稳得可怕。
“搞定!”沈秋猛地敲下回车键。
屏幕上,那个亮蓝色的十字星图标猛地闪烁起来,颜色在蓝色和白色之间疯狂切换,最后像是被干扰的信号一样,扭曲、抖动,最终暂时凝固成了一种暗淡的灰色,不再闪烁。
车外的嗡鸣声戛然而止。那种高频振动感也瞬间消失。街对面玻璃幕墙的扭曲恢复了正常。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车厢。
几秒钟后,技术员小声报告:“未知能量源消失,‘观察者’进程进入休眠状态?日志显示它刚刚经历了一次无法分类的数学错误,启动了自我保护协议。”
三个人同时松了一口气,才发现后背都已被冷汗浸透。
沈夏慢慢放下枪,走到窗边,谨慎地观察外面。夜色依旧,仿佛刚才的危机只是另一场幻觉。
“你用了什么?”俞辰看向沈秋,声音还有些发颤。
“一个基于混沌理论的、无限不循环的拓扑密钥。”沈秋擦了擦额头的汗,露出一丝疲惫的笑意,“就像用π的小数点后无数位去当密码,理论上他们最终能破解,但需要时间。我们争取到了一点。”
俞辰摊开手掌,那撮虹彩尘埃依旧在微微流动,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他看着这微观世界的数学奇迹,又想到守护者那如临大敌的反应和冰冷无情的“净化”。
这点“尘埃”,这片现实的“痂”,到底隐藏着什么?让那些自诩为宇宙守护者的存在如此忌惮?
它仅仅是灾难的残骸?
还是…
俞辰的心中冒出一个大胆得令他战栗的念头。
…还是一把钥匙?
一把或许能反过来理解、甚至影响那些波动常数的钥匙?
他小心翼翼地将尘埃放回盒子,盖好。
“守护者想抹掉它。”他轻声说,眼中重新燃起数学家面对未解难题时的专注光芒,“这说明,它很重要。”
“我们必须比他们先弄明白,这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