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赎来了 > 第二十五章 深宫学步

第二十五章 深宫学步

    第二十五章 深宫学步 (第2/3页)

一丝为难。她平日虽与宫人相处算得上和睦,但大多只熟悉近身伺候的锦书以及另外两个二等宫女,对于其他那些负责殿外洒扫、衣物浆洗、膳食传递的粗使宫女和小太监,往往只是面熟,能叫出名字的尚且不多,哪里记得如此详尽的背景信息?她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镇定,走到队列前,尝试着从锦书开始点起,随后是几个面熟的宫女,但说到入宫年份、籍贯时,便已开始磕磕绊绊,需要对方提示。等到那些不甚熟悉的宫人时,更是只能勉强说出姓氏或模糊的称呼,对于其来历、家庭情况等,几乎一无所知,脸颊不禁微微发热。

    苏嬷嬷脸上并无愠色或讥讽,只是平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如扫描般掠过每一个被点到的宫人,仿佛在核对夏玉溪所说的每一句话。待夏玉溪艰难地认完所有人后,她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稳,却字字敲打在夏玉溪心上:“娘娘,您是他们之主,是这漱玉轩的天。若连您身边这些朝夕相处的人是谁、从何处来、有何牵挂、是忠是奸都模糊不清,如何能知其心?不知其心,如何能真正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又如何能防微杜渐,察觉隐患,杜绝背主求荣、欺上瞒下之事?从今日起,老奴会协助您,建立一份详尽的漱玉轩宫人名册档案,每个人的情况,包括其社会关系、在宫中的交往、历年考绩、甚至性格特点,都需记录在案,定期更新。您需在半月之内,将漱玉轩上下所有人的基本情况烂熟于心,做到随口问起,便能对答如流。这是掌宫者的第一课,亦是安身立命之本。”

    夏玉溪脸颊更热,心中却如明镜般清楚,苏嬷嬷所言句句在理,字字珠玑,切中了她以往作为养尊处优贵女的软肋。她以前的世界太过单纯,从未想过驾驭下人、管理宫务需要如此精细入微的功夫。她敛容正色,认真点头:“嬷嬷教诲的是,本宫记下了,定当用心学习。”

    接下来,苏嬷嬷又命人抬来了漱玉轩近半年来的各项出入账册。厚厚的几大本蓝皮簿子,里面用工整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日的饮食采买、衣物制作与浆洗、器皿添置与损耗、炭火冰敬、茶叶香料、乃至对各宫人例行的赏赐和额外的开支,事无巨细,琳琅满目。

    “娘娘请看,”苏嬷嬷随手翻开一页,指尖点在一项“五月十五,鲜果采买”的条目上,上面写着“购入上等樱桃三斤,计价一两二钱银子。”她抬头看向夏玉溪,目光锐利,“娘娘可知,如今京城市面上,这个时节上等樱桃的时价大致几何?宫中尚膳监或内务府统一采买,与各宫小厨房自行采买,差价通常有几成?您可能辨别出,送来的这三斤樱桃是否足秤?品相是否真当得起‘上等’二字?是否有以次充好、虚报价格之嫌?”

    这一连串具体到极致的问题,如同冰水浇头,让夏玉溪瞬间哑口无言,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她自幼生长在丞相府,锦衣玉食,从未关心过一斤米、一尺布、一枚果子需要多少钱,更别提辨别采买过程中的各种猫腻和潜规则了。她所能依赖的,不过是管家和下人的忠诚与能力。此刻被如此直白地追问,才惊觉自己对于这些维系日常运转的基本经济环节,竟如此无知。

    苏嬷嬷见她窘迫,依旧不徐不疾,语气没有半分波澜,却带着沉重的力量:“娘娘需知,掌宫者,尤其是执掌凤印、母仪天下者,需明察秋毫,心中有本明账。小到一针一线,一碗一碟,大到宫殿修缮,园林营造,皆有其价,皆有其规。账目不清,则漏洞百出,易生贪墨蠹虫,积少成多,便是巨大的亏空,不仅损耗内帑,更易滋生腐败,动摇根本。陛下虽富有四海,但娘娘作为中宫之主,更需懂得节用爱物,量入为出,此为贤德之本,亦是管理之要。从明日起,老奴会从头教您看账、核账、算账,您需亲自过问漱玉轩每日一应用度,核对采买清单与实物,做到心中有数,笔笔清楚。”

    整整一个下午,苏嬷嬷便围绕着“人事”与“账目”这两项最基础、也最核心的宫务管理内容,对夏玉溪进行了一场高强度、极其务实、毫无水分的“入职培训”。没有风花雪月的闲谈,没有诗词歌赋的陶冶,只有冷冰冰的名册、密密麻麻令人头晕的数字、严苛到近乎不近人情的要求和直指核心的提问。夏玉溪听得头昏脑涨,感觉比连续骑了几个时辰的马还要疲惫,精神高度紧张,生怕漏掉一个字,记错一个数字。但她丝毫不敢懈怠,努力调动全部心神去记忆、去理解。她深知,这绝非苏嬷嬷的故意刁难,而是未来她真正能够安身立命、执掌凤印、甚至在波诡云谲的后宫中立足的真正基石。慕容云泽将她交给这样一位严苛到极致的老师,其用心之深,期望之切,可见一斑。他需要的,是一个能真正帮到他、而非成为他负累的皇后。

    傍晚时分,苏嬷嬷终于告退,言明明日辰时再来。夏玉溪累得几乎虚脱,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像散了架,太阳穴突突直跳。锦书心疼地为她轻轻揉着太阳穴,小声嘀咕道:“小姐,这苏嬷嬷也太严厉了些,问得这般细致刁钻,简直像审犯人似的…小姐您何曾受过这样的罪…”

    夏玉溪缓缓摇头,尽管疲惫,眼中却闪烁着清醒而坚定的光芒:“锦书,不可妄言。嬷嬷说得对,句句在理。是我以前…想得太简单,过得太安逸了。若连自己宫中这二十几号人都认不全、底细不清,若连每日吃穿用度的账目都看不明白、任由下人摆布,将来如何管理后宫成千上百的宫人?如何应对各宫主位、宗室命妇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能不让陛下为内廷之事分心?陛下…他这是在为我着想,是在为我铺路。”她顿了顿,声音虽轻却无比确定,“这条路,再难,我也要走下去,而且要走得稳稳当当。”

    自此,夏玉溪的生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充实与压力之中。每日清晨,她不再只是对镜梳妆、挑选钗环,而是要先聆听苏嬷嬷讲解《女则》、《内训》中的精要,以及更为具体的宫廷礼仪规范,学习如何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品级的宫妃、宗室女眷、外命妇时,保持恰如其分的威仪与亲和,如何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与刁难。上午,她要跟着苏嬷嬷学习看账、核账,从最简单的算术开始,学习如何识别账目中的常见舞弊手法,如何对照市价评估采买物品的合理性,甚至亲自到小厨房查看送来的食材是否新鲜、足量,去库房清点器皿摆设,了解物品的保管、领取和报废流程。下午,她要反复背诵和默写漱玉轩的宫人名册,听苏嬷嬷讲解六宫二十四衙门(如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等)的大致架构、主要职能、现任掌事官员的背景与关系,以及前朝后宫之间那些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人情往来与利益纠葛,还有许多尘封的、却可能影响当下的宫廷往事与禁忌。

    苏嬷嬷教学极其严格,一丝不苟,近乎苛刻。夏玉溪若在礼仪细节上稍有差错,或在账目核对中略有疏漏,抑或是对宫规掌故记忆不清,她并不会厉声斥责,但那平静无波的目光中微微透出的失望,那几不可察蹙起的眉头,以及那句“娘娘请再仔细想想”的平淡提醒,已足以让夏玉溪感到无地自容的羞愧,从而鞭策自己付出加倍的努力。然而,当夏玉溪经过努力终于有所进步,比如准确无误地核出一笔有问题的账目,或是流利地回答出某个复杂的人事问题时,苏嬷嬷也从不轻易夸赞,最多只是微微颔首,淡淡说一句“尚可”,便立刻转入下一项更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