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536章 大后勤(求五星好评,数据好差啊,读者大大们)

第 536章 大后勤(求五星好评,数据好差啊,读者大大们)

    第 536章 大后勤(求五星好评,数据好差啊,读者大大们) (第3/3页)

    又比如,重要的民用基础设施,如大型桥梁、隧道、港口,在设计建造时,是否就应该考虑到其军事承载能力、伪装防护需求和快速修复预案?

    这就是将国防需求,‘融合’到国家经济建设的血脉之中!”

    他总结道,声音沉稳:“所以,我所理解的,在军事层面上真正的‘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军民融合,协同发展’,其最终形态,就是要构建一个

    ‘军中有民,民中有军,平战一体,迅即响应的国防有机体’!”

    “在这个有机体中,军队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深深植根于国家和社会肌体之中。

    前方的战士与后方的工人、农民,被统一的技术标准、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共同的国防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

    平时,这个体系支撑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

    战时,它能迅速转换形态,爆发出强大的战争潜力和持续的保障能力。”

    “而这一切的基石,就是我反复强调的——后勤!

    是融入了国家工业能力、农业基础、科技水平和组织效率的‘大后勤’!”

    “甚至,”陈朝阳语出惊人,带着一种前瞻性的视野,

    “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依托如此强大、体系化的后勤能力,我们或许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

    通过绝对的后勤优势和经济封锁,迫使敌人意识到抵抗是徒劳,从而放弃战争企图!

    这,就是后勤的战略威慑价值!”

    讲堂内再次陷入沉寂,但这一次的寂静中,充满了震撼和深思。

    学员们,尤其是那些曾经对后勤工作认识不足的指挥员们,第一次意识到,那些看似琐碎的物资、标准、流程,背后竟然关联着如此宏大的战略布局和国家命运。

    陈朝阳知道,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

    但他今天播下的这颗关于“大后勤”和“深度军民融合”的种子,必将在这些未来军队中坚力量的心里生根发芽,最终影响这支军队的建设方向和未来的作战模式。

    穷则战术穿插,陈朝阳更喜欢富则火力覆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