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541章一个核心两个翅膀三步走

第541章一个核心两个翅膀三步走

    第541章一个核心两个翅膀三步走 (第1/3页)

    他详细阐述:“材料方面,我会立即着手研究球墨铸铁工艺和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冶炼技术。

    前者能让我们用更低的成本制造更坚固的发动机壳体,后者是未来装甲和重型机械的骨骼。

    这是我可以立即着手,并有望在两年内取得应用性突破的。”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却更显分量:

    “至于电子技术……我建议在规划中模糊表述为‘新型通讯器材预研’,但内部,我们必须启动小型化、高可靠性电子管和半导体锗晶体提纯的基礎研究。

    陈书记,我知道这听起来很遥远,但如果我们现在不播下这颗种子,五年、十年后,我们与世界的差距将会是代际的,无法用钢铁数量来弥补。”

    …………

    陈朝阳的目光在郑春秋的“三个阶段”和周慕白的“两个方向”之间游移,大脑飞速运转,将他们的构想融入自己的宏观蓝图。

    “好。二位的思想,让这个五年规划的骨架立起来了。”

    “那么,我们这个《汉东省工业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1955)纲要(草案)》,就可以围绕一个核心、两个翅膀、三步走来构建。”

    他用笔在纸上写下核心纲领:

    “核心:坚定不移地走‘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军民融合,协同发展’之路。”

    “两个翅膀:一翼是郑教授主导的,以‘标准化’为核心的现行工业体系改造与扩张;

    另一翼是慕白同志主导,以‘新材料与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未来产业孵化与人才储备。”

    “三步走:”

    “第一年(1951),试点突破,树立标杆。

    金陵厂必须成功,步犁必须推开,‘汉标’必须成为权威。

    同时,慕白同志的实验室要挂牌运转,拿出第一个课题计划。”

    “第二至三年(1952-1953),体系成形,快速扩张。

    以金陵厂经验,滚动改造三到五家大型骨干企业,形成‘核心厂-卫星厂’的初级协作网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