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啥叫因地制宜 (第2/3页)
一桩真正的南水北调的桩子。”
他环视众人,语气诚恳:“我知道,这第二步很难,工程浩大,可能需要的时间更久。
它不属于我们当前的第一期工程,但我们不能不想,不能不勘察、不规划。
我们要为子孙后代,指明这条必由之路!”
这番基于深刻成因分析的战略部署,如一幅清晰的作战地图展现在众人面前。
敌人是谁,是盐、海潮、内涝,主战场在哪里,在沿海、内河,
用什么武器,用堤坝、河道、水闸,战术目标是什么,是挡、排、引,一清二楚。
这不仅是一个命令,更是一场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在座的同志们真正理解了接下来要做的每一件事的意义所在……
他略微停顿,让这个宏伟的目标在与会者心中激起回响,然后话锋一转,变得更加具体和务实,沉稳中又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
“所以,我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把盐碱地变没!”
陈朝阳斩钉截铁,
“我们的目标,是要在这片被判定为‘不毛之地’上,构建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农业生态系统!
让水里有鱼,田里有稻,地上有棉,林中有鸟,村里有余粮,口袋有余钱!”
“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挖河修闸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为我们的事业搭起了一个‘骨架’。
我们必须要有‘血肉’,要让这个系统活起来,转起来!”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沉稳:
“因此,我在这里正式提出我们治碱工作的一个核心指导原则——要对‘林、田、水、路、村’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水’是命脉,是前提,我们刚才已经重点讲了。”
“‘田’是基础,是目标,我们要根据水情和土质,宜粮则粮,宜棉则棉,宜草则牧。”
“‘林’是屏障,是保障!”
他着重强调了这个常常被忽视的环节,“我们要在河道旁、海堤边、盐碱重的荒地大规模植树造林,特别是耐盐碱的刺槐、紫穗槐等。
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