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578章生态化

第578章生态化

    第578章生态化 (第3/3页)

索取不投入,地越种越薄,最后连种子都收不回来,那才是真正断了眼前的活路,也绝了子孙的后路。”

    “我们发展养殖,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过度投放饲料,把清水变臭水,那么明年、后年,我们连鱼都没得养。

    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像是在为一个大家庭存钱,细水长流,家业才能兴旺。

    我们不仅要打败盐老虎,更要学会如何与这片土地长期、和谐地共处,让它成为一个风调雨顺、土肥水美、能够自我恢复的活的家园。

    这才是我们干部真正的百年大计,万年基业。”

    一连串具体而充满智慧的回答,彻底折服了在场所有的人。

    问答之间,一个宏大而清晰的蓝图,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化为了可以触摸、可以理解、可以一步步去实现的具体路径。

    会议室里原本的疑惑和凝重,彻底被一种火热而坚定的激情所取代。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陈朝阳语气放缓,但目标明确,

    “在当前,最立竿见影,是把乡亲们从落后工具的束缚里解放出来。

    我已经请来了在昌平专区成功设计出模块化拖拉机,也就是新任的省工业厅副厅长郑春秋教授!”

    他看向坐在角落的郑春秋。

    郑春秋站起身,向众人微微颔首,神情沉稳自信。

    “由郑教授挂帅,立即成立‘苏北农具改良攻关小组’,集合全县最好的技术工人和经验丰富的老农,目标只有一个:

    在最短时间内,设计制造出适合我们苏北黏重盐碱土、轻便、结实、效率高的新式步犁和其他配套农具!

    就叫它——‘苏北-51式’!”

    “李长河同志!”

    “到!”

    “你负责,立刻在全专区,尤其是阜县,筛选十个不同土壤条件的村庄,作为‘沃土方案’和‘51式’步犁的试验点。

    县里要派出技术骨干,记录数据,总结经验,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成功的模式推广出去!”

    “是!”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