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578章生态化

第578章生态化

    第578章生态化 (第2/3页)

 我们是不是要年年组织人去清淤、去加固?那才叫费时费力!”

    “反过来,我们现在就在河堤、渠边种上刺槐、紫穗槐这种耐盐碱、根系发达的树,

    它们就能像无数只手一样牢牢抓住泥土,这叫生物固堤!

    而且,槐树叶是上好的绿肥,枝条能当柴火,这叫一举多得。

    路网配合渠系修,运输建材、调度人力才方便;

    村庄避开蓄洪区,才能避免血本无归。

    这一切看起来麻烦,实则是为了形成一个整体,环环相扣,最终是让我们的事半功倍,一劳永逸。”

    话音刚落,又有一位干部急切地举手,他是负责渔业生产的同志:

    “陈书记,您刚才说养鱼虾,我们没经验啊!这咸水里养东西,咋养?苗从哪来?技术谁教?”

    “这个问题很关键,”陈朝阳肯定道,“不能一哄而上。

    我们计划先设立几个示范养殖场,聘请有经验的渔民同志,或者从外地请技术员来指导。

    苗种可以先小规模试养,成功了再推广。

    我们甚至可以探索鱼虾混养、稻渔共生的模式——就是在稻田里也养点鱼,鱼能吃虫、松土,

    它的粪便还能肥田,这也是系统治理的一环!”

    最后,一位看起来颇为沉稳的区长站了起来,他的问题带着长远的考量:

    “陈书记,您最后提到的‘永续发展’,我听着是给子孙后代谋福利的意思。

    可眼下咱们这么困难,老百姓急着吃饱饭,会不会……顾不了那么远?

    比如,大家会不会为了多打点粮,拼命用这块地,不让它歇着,最后又把地力耗尽了?”

    这个问题触及了核心。

    陈朝阳变得语重心长:

    “这位同志问到了根本,永续发展,不是不顾眼前,恰恰是为了更好地顾眼前、顾长远。”

    “我们为什么推行‘沃土方案’,搞堆肥、种绿肥?

    就是为了让土地有劲,能持续不断地为我们打粮食。

    如果像过去一样,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