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 > 第三十一章:市场分析

第三十一章:市场分析

    第三十一章:市场分析 (第1/3页)

    店里的营业额稳了。

    每月除去租金(一百五十块,是筒子楼楼下的小门面,房东是个退休老师,人挺好,偶尔还会来买双童袜,总说 “凡子你实在”,有时还会带块自己烤的饼干给笑笑);

    进货(一千二百块左右,比如进五十件 T 恤,每件进价十八,就是九百块;进三十条裤子,每件进价十块,就是三百块,进货时他会把货清单列得清清楚楚,怕算错);

    水电费(三十块,电费一块二一度,每月差不多二十度,晚上关店前他会检查所有灯都关了,水费三块钱一吨,每月用个三四吨,洗手都用盆接水,怕浪费);

    能净赚三百多块,好的时候到四百五 —— 这在九十年代的县城,算是不错的收入了,当时工厂的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也就两百多块;

    够他和笑笑过上不用顿顿喝稀粥、偶尔能吃块肉的日子,肉是买最便宜的五花肉,炖的时候放点萝卜,香得能飘满筒子楼。

    可林凡没敢松劲。

    他和笑笑的伙食是改善了 —— 中午能加盘炒青菜,油放得比以前多,青菜是从街边老农那买的,五毛钱一斤,新鲜还带土,老农每次都会多给两棵;

    晚上偶尔能喝碗鸡蛋汤,蛋花打得匀匀的,飘在汤里像碎云,鸡蛋是张婶家的鸡下的,比超市便宜五分钱一个,张婶总说 “给孩子吃,别省,我家鸡下得多”,每次都用报纸包着,怕碰碎;

    可他依旧穿那件洗得发蓝的白衬衫,袖口磨破了就用针线缝两针,针脚走得歪歪扭扭,却也结实,领口泛黄了就用肥皂多搓两遍,搓得手指都起了泡,晾在绳上时还特意拉展,怕起皱;

    笑笑的裤子短了,他就找块颜色相近的布,在裤脚接一段,用缝纫机缝得整整齐齐 —— 那缝纫机是他花八十块从旧货市场买的,有点老;

    踩起来 “咔嗒咔嗒” 响,像在跟他说话,踩的时候还得时不时拍一下机身,不然就卡线,孩子穿着接了裤脚的裤子,还说 “爸爸缝的好看,比店里的还好看”,说得他心里暖烘烘的,比吃了糖还甜。

    住的还是筒子楼那间六平米的小屋,墙皮剥落的地方,他用白纸贴了贴,上面还粘着笑笑画的小太阳,红颜料有点晕开,像裹了层暖光,晚上开着 15 瓦的灯泡,光虽然暗,却也温馨,连影子都透着家的味,灯泡上还绕着笑笑串的纸星星,风一吹就晃。

    大部分利润被他悄悄藏了起来 —— 塞在床板下的铁盒里,铁盒是以前装饼干的,上面的图案都磨掉了;

    裹在旧毛衣的夹层中,毛衣是他娘织的,有点小了,他舍不得扔;甚至把几张十元的票子夹在笑笑的《安徒生童话》里,夹在 “小美人鱼” 那一页,书角都被他翻得起了卷,怕丢了,也怕孩子看见闹。

    凑到现在,流动现金已经近两千块。这钱攥在手里,暖得像块小暖炉,可分量又轻得像片羽毛 —— 够补点货,比如进二十双童袜,颜色都是笑笑喜欢的粉色;

    够交下月的租金;却够不上他心里那个更大的念头,那个在笔记本上画了好几个圈的 “童装加工” 计划,圈都画得很深,把纸都戳得有点破。

    他比谁都清楚未来十几年的日子会怎么变 —— 上次去市里,看到百货大楼里的童装专柜排起了长队,进口的小外套要一百二十块,比他店里最贵的衣服还贵两倍;

    可还是有人买,家长捧着衣服跟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地叠好;听进货的小贩说,再过两年,私人服装厂会越来越多,要是还只靠倒腾别人的货,迟早会被甩在后面;

    因为别人能拿到更便宜的一手货,而他只能从批发商那拿,成本高,利润薄,还容易拿到次品。可往前跑,就得动那笔定期存款;

    四万七,是他的底牌,是笑笑未来的学费(当时县城小学学费一学期五十块,这钱够交十几年,还能给笑笑买课外书);

    是孩子万一生病的医药费(上次笑笑发烧花了八十块,这钱够看五百多次,还能请最好的医生),是再遇到黑皮那样的麻烦时的救命钱。

    动五千?一万?哪怕只是四千,也像在心上割块肉 —— 万一亏了呢?

    万一被钱老西(县城里出了名的爱打听事的人,总爱凑到店里问 “凡子,最近赚了不少吧”,眼睛盯着收银盒,还会趁人不注意往柜台里瞟)察觉了呢?

    这小县城里,一点风吹草动都能传得满城响,他不敢赌,也赌不起。“安于现状” 还是 “冒险一搏”?

    这问题像根细刺,扎在他心里,连喝口水都觉得硌得慌,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