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 > 第三十一章:市场分析

第三十一章:市场分析

    第三十一章:市场分析 (第2/3页)

梦里都在翻存折,有时梦见存折丢了,吓出一身冷汗,醒来摸遍床板才安心,手心都是汗。

    转机来得像阵没预兆的春风,软乎乎地撞进了店里。

    那天下午,店里进来个穿藏青色风衣的中年妇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发梢用发胶固定住,没一根乱的;

    领口别着枚小小的珍珠胸针,珍珠有点小,却亮闪闪的,在阳光下转着细弱的光,手里拎着印着 “县机关” 字样的文件袋,袋口用红绳系得紧实,连袋角都没磨毛,一看就像机关里的干部。

    她没急着说话,先在店里转了转,手指划过毛绒玩具、塑料汽车,动作轻得怕碰坏了,指尖还带着点护手霜的香味,最后停在一个进口的拼装模型前;

    包装盒上印着英文,画着复杂的城堡图案,要五十八块,是店里最贵的玩具之一,平时很少有人问,落了点薄灰,她还用指尖轻轻擦了擦。

    她摸了摸模型盒子,指尖在英文上顿了顿,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点无奈:

    “唉,现在孩子的东西真是越来越贵了。

    我家孙子刚六岁,上周跟他爸妈去市里,看见这个就闹着要,这玩意儿快赶上我半个月工资了(她每月工资一百二十块,是县城里的高收入,平时都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

    要是咱们本地能有靠谱的儿童品牌就好了,质量好点、价格实在点,也不用总盯着这些进口货,花钱还不省心;

    上次在百货大楼买的进口 T 恤,花了六十块,洗了一次领口就松得能套过孩子的脑袋,晒在绳上像片耷拉的破布,找过去人家还说‘是你洗的方式不对’,气得我够呛,回来就把那 T 恤扔衣柜最底下了。”

    她说着,还指了指自己风衣的袖口:“你看我这衣服,穿了三年都没变形,袖口的扣眼都没松,是我闺女在市里给我买的,现在孩子的衣服怎么就这么不结实?”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话像道闪电,“劈” 中了林凡的脑子 —— 本地品牌?质量好、价格实在?

    他瞬间想起前阵子去市批发市场的画面:南方小厂的童装堆在摊位上,有的面料摸着手感糙得像砂纸,贴在胳膊上都扎人,还带着股刺鼻的化学味;

    有的缝边歪歪扭扭,线头拖得老长,连剪都没剪,用手一扯就松;上次他拿的一批西部牛仔衣,洗了就掉色,把客人的内衣染得发蓝,像泼了墨水在上面;

    客人前来找话说找,他自己都脸涨得通红,赔了三十块钱,还丢了个老客户 —— 那个客户之前每月都来买两件衣服,现在再也没来过,路过店门都绕着走,每次想起都觉得可惜。

    可就算是这样的货,经过批发商、零售商两道手,价格比出厂时翻了一倍,比如一件 T 恤出厂价十五,批发商拿了卖二十五,他拿了再卖三十五,利润薄得像张纸,赚的都是跑腿钱,有时还得担着卖次品的风险。

    要是自己直接找厂家,做些简单、舒服的基础款,贴上 “笑笑” 的标签,就在自己的店里卖,再往周边县城的小店推,会不会有人买?

    这个念头让他心跳快了半拍,手心都冒了汗,连手指都有点发颤,他赶紧攥了攥手,把汗蹭在裤子上。

    这不再是简单的 “倒买倒卖”,是往产业链上游走了一小步 —— 利润更高,还能有自己的 “招牌”,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拿货,不用再担心拿到次品。

    更重要的是,这事儿能从小的来,风险可控,比如先做一百件试试,就算卖不出去,也能慢慢清货,不至于伤筋动骨,正好能试试动储备金的水,不用一下子把底都掏出来,心里也能踏实点。

    当晚,林凡没再摸那本存折,而是翻开笔记本新的一页,笔尖顿了顿,重重写下 “童装试水计划” 五个字,墨痕透了纸背;

    连纸页都被笔尖压出了小坑,写的时候笔尖还断了次墨,他舔了舔笔尖继续写,墨汁沾在嘴唇上都没发现。

    15 瓦的灯泡悬在房梁上,昏黄的光裹着浮尘晃悠,灯泡上还绕着只小飞虫,影子在纸上晃来晃去,像在给他伴舞,灯泡偶尔还会 “滋滋” 响一下,是接触不太好。

    他趴在吱呀响的木桌上,一笔一划地勾思路,连指尖蹭到墨汁都没察觉,黑印子沾在纸上,也像成了计划的一部分,透着股认真劲儿,桌上还放着杯凉白开,是笑笑睡前给他倒的,杯子是搪瓷的,上面印着 “好好学习”,有点掉漆。

    一、市场定位:抓 “实在”,不玩虚的

    主打 3-8 岁儿童基础款 —— 就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