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菌汤涮羊肉 (第2/3页)
羊背上下刀,靠近脖子的区域切下来一大块肥瘦相间的肉块。
“这个部位叫做上脑,位于肩胛后侧贴近肋排的位置,因为肌肉经常性参与活动,加上有雪花状脂肪分布,算是口感比较好的部位之一。”
“英文名叫做chuck steak,但实际上位置有点细微差别,我手上这部分更接近于chuck roll使用的部位。”
“我选择它的理由很简单,一个是口感好,软嫩,有雪花纹路,另一个就是方便下刀,毕竟羊肉已经基本上被冻住了,想大面积切割不太现实。”
一边对着镜头轻声解释着,手中军刀上下翻飞。
每下落一次,伴随着'嚓嚓'的声响,一片薄厚均匀的雪花状羊肉便被切下,在冰冻状态下自然卷曲成肉卷状。
岩缝储藏室内的温度虽然达到了零下十几度,理论上应该能将肉冻的跟石头似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如果是露天状态下生冻整晚,肯定会被冻成石头没错。
有了庇护所遮风保温,岩缝内的温度只能通过岩石自身的导热性和保温性慢慢下降。
经过一整晚的累积,尤其是临近清晨温度最低时,岩缝内的温度才能达到零下十几度。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羊肉表层被冻硬,内层肉还处于半解冻的状态,正是最适合切割的温度。
火锅店烤肉店里切的鲜肉基本也都是冻到这种程度才切,既能保证肉的新鲜度,又能轻松切下而不至于打滑。
“我不知道屏幕前有多少观众吃过大夏的火锅,如果没吃过的这边建议上网搜些视频来看,相信我,这辈子一定要吃一次火锅!”
“火锅在大夏根据地域分成很多种类,中西部的牛油锅、西南部的酸汤锅、东部的鸡汤锅、南岛的海鲜醋锅、北方的铜锅、还有菌汤锅、番茄锅等等等等。”
“用不同味道的底汤涮出来的食材拥有不同的味道,我现在在切的就是用来涮的肉卷,待会儿等羊血汤开了就能下肉,就是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