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烈焰灼心 > 第五十二章:代价

第五十二章:代价

    第五十二章:代价 (第1/3页)

    决心已下,前路却并非坦途。

    林镇钦最终力排众议,批准了对“墨韵斋”的收购,并将其纳入林氏新成立的“文化生活事业部”进行孵化。消息传出,在集团内部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虽然金额不大,但在一些秉持纯粹商业逻辑的高管看来,这无疑是林镇钦一次“感情用事”的决策,甚至有人私下议论,认为这是“君王”开始显露的“弱点”。

    林镇钦对此置若罔闻。他亲自参与了“墨韵斋”振兴方案的初步讨论,提出将其打造为一个融合古籍阅览、文化沙龙、精品咖啡与文创产品销售的复合空间,并尝试与林氏旗下的线上教育平台打通,开发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思路清晰,方向正确,但执行起来,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墨韵斋”原有的老员工对新的运营模式充满抵触,认为这会玷污书店的“清静”;寻找既懂文化又懂现代商业运营的管理人才更是难上加难;而要将一个沉寂多年的文化符号重新激活,吸引新一代的消费者,需要投入大量的市场培育成本和持续的内容创造力。周韬汇报初步预算时,那数字远超最初的收购价,且短期内看不到盈利的可能。

    林镇钦看着预算报告,眉头微蹙。他知道这是必要的投入,但理性仍在评估着这“情感代价”的实际分量。更让他心烦的是,母亲沈静姝得知此事后,打来的那个电话。

    “镇钦,我听说你收购了那家旧书店?”沈静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淡然,“是因为镇宇吧。重情是好事,但别忘了你肩上的责任。林氏不是用来寄托个人感怀的地方,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你。这个头,开得不好。”

    母亲的话,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中了他内心那处隐秘的柔软和随之而来的自我怀疑。他沉默地挂了电话,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繁华却冰冷的水泥森林。保有那段与兄长相关的记忆,代价是否真的如母亲所说,是动摇他作为掌舵人理性根基的开始?

    与此同时,谢艳玲在“心域”的选择,也迎来了现实的严峻考验。

    她果断放弃了成熟的A路径,全力押注于与国内初创实验室合作的B路径——自主研发关键传感器。这意味着“心域·灵眸”的上市时间至少要推迟半年以上,前期巨大的研发投入如同投入一个无底洞,且结果未知。

    资本市场最先给出了反应。几家原本对B轮融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