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章 工坊雏形 (第3/3页)
老周眯着眼,手指敲着桌面,显然在权衡。沈青趁热打铁,将那块军粮饼又往前推了推:“再说这饼子本身。您走南闯北,见过哪种干粮能这么耐放顶饿?这本身就是一门独门生意!我现在抵押给您的,不只是未来的货款,还有这份可能带来的长期合作机会。当然…”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诚恳:“我也知道您的难处。这样,首批粮食,您按市价九折赊给我,油脂按您能拿到的最低价算。运输费用我照付。待首批军粮货款一到,我立刻连本带利还您,额外再付一成的佣金作为风险补偿。若货款延误,我这工坊里所有的工具、存货,甚至这刚刚修好的场地使用权,都优先抵给您!白纸黑字,我们可以立契为证!”
她一番话,有理有据,有诱惑有保障,既画了大饼,也给了实实在在的台阶和底线,将己方的劣势和对方的顾虑都摊开来说得明明白白。
老周盯着沈青看了半晌,忽然哈哈一笑:“好!沈姑娘年纪轻轻,是个爽快人!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老周再扭捏,倒显得不上道了!就按你说的办!九折赊粮,低价收油,运费你付,一成佣金!我这就派人去黑风寨和西边牧场!”
原料渠道,终于艰难地打通了!
就在沈青为工坊和原料奔波时,林婉儿也没闲着。她几次“恰好”路过修缮中的工坊,摇着团扇,说着些酸溜溜的风凉话。
“哟~阵仗不小嘛~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开多大的酒楼呢~”
“沈青妹妹,这工坊盖起来容易,守起来难哦~可别到时候东西没做出来,倒欠一屁股债~”
“听说你去求了行商赊账?啧啧,这要是还不上,可是要拿人去抵债的哦~”
沈青起初还忍着,后来实在烦了,有一次直接当着众人的面,笑着回敬:“林姐姐放心,我欠了债肯定努力做工还钱,绝不会像有些人,整天想着怎么把自己‘抵’给个好人家~”
这话戳中了林婉儿的心思,她顿时气得脸色煞白,狠狠瞪了沈青一眼,扭身走了。周围干活的军户家属们发出低低的哄笑,显然也对这位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主簿小姐没什么好感。
林婉儿对萧山的兴趣也愈发明显。她开始找各种借口往工坊跑,今天送碗参汤,明天递块手帕,言语间总是试图打探萧山的来历,并暗示跟着沈青这个“罪女”没前途,不如…云云。
萧山的回应始终是彻底的、近乎残忍的无视。他要么闭目养神,要么专注地看着沈青忙碌,仿佛林婉儿只是一团吵闹的空气。这种无视,比任何言语的回击都更让林婉儿难堪和愤怒。
她的嫉妒和怨恨,与日俱增。
工坊初步建成,第一批赊欠的原料也陆续运到。沈青开始着手培训人手。张秀姑和另外两个手脚麻利、信得过的军户家属成了第一批“工人”。沈青毫无保留地教她们如何配比、和面、压制、烘烤。萧山则在一旁,偶尔指出一些影响效率和质量的细节问题。
小小的工坊,终于开始了正式的运转。炉火重新燃起,石磨吱呀作响,混合谷物的香气再次弥漫开来。
然而,就在第一批“行军版”军粮即将出炉,准备交付给赵百户检验的前夜。
深夜,万籁俱寂。一个鬼鬼祟祟的黑影,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工坊新建的院墙外。他手里拎着一个陶罐,里面装满了刺鼻的火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