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圣意 (第3/3页)
着如何最快地让灾民吃上饭,不让京城外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以免玷污陛下圣明!”
贺谦表情微抽,心里暗骂刘执徐这个老狐狸真是油嘴滑舌、恶心、撒起谎来不打草稿。
刘执徐诚挚地把自己的内心剖析给永昌帝看后,身体又微微转向公西恒方向,但目光平视其身前空地,随后右手轻轻握拳置于心口。
“公西尚书,您久居庙堂,或不知民间疾苦。当时情形,若换做是您,您是选择默守成规,坐视流民生变,酿成大祸;还是如臣一般,抓住这唯一一根稻草,先解君父之忧?至于‘另有所图’......臣当时只图陛下心安,只图大垚稳定。若这也算‘所图’,那臣,认了。”
公西恒身形微微一滞。他面上从容的神色瞬间褪去,眼皮垂下,指节在笏板上无声地扣紧。旋即,他转向御座,极轻地摇了摇头,唇边掠过一丝冰冷的讥诮,仿佛在说:“好个伶牙俐齿,倒打一耙。”
永昌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看向左相蒋佑平:“蒋爱卿,你怎么看?”
蒋佑平缓缓出列,语气平和,带着几分调和之意:“陛下,刘侍郎主动陈情,其心可鉴。贺大夫、公西尚书所言,不无道理,‘士农工商’的秩序不可轻易打破,朝廷体统亦需维护。”
顿了顿,又继续说道:“然,周琸玉赈灾活民,救灾民于水火,亦是不争的事实。若对其加以奖赏,恐坏纲常;若对其进行惩罚,则寒了天下义士之心,日后再遇灾情,无人敢伸手相助,于陛下圣名有损。此事,确实两难。”
蒋佑平这番话,看似和稀泥,但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种敏感问题上,由皇帝亲自拍板、平息纷争。
永昌帝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需要一把“刀”,一把能划破朝堂陈旧分布,却又能被他牢牢控制的刀。
这个周琸玉,似乎是个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