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八零年代,我有因果律系统 > 第二十五章 交流会上初啼声

第二十五章 交流会上初啼声

    第二十五章 交流会上初啼声 (第2/3页)

林本身,就是宝藏。”

    她走上台,没有演讲稿,只有从容不迫的姿态。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简单的示意图。

    “山鸡,适应山林环境,肉质鲜美,市场需求大。我的山鸡,采用半野生放养结合科学补饲,成本可控,品质远超纯粹圈养。目前成活率百分之百,秋季即可见效益。”她语气平稳,数据确凿。

    “柴胡、黄芩,是常用中药材,我们后山的土壤气候非常适合其生长。我与县药材公司已达成初步收购意向。”她亮出了冯经理的条子复印件,那个红章在阳光下很醒目。

    台下安静了一些。

    “至于投入,”唐莜莜目光扫过刚才发言的青年,语气依旧平和,“我利用公社信用社的小额贷款,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前期投入已初见成效,预计一年内可还清贷款并实现盈利。”

    她顿了顿,看向主席台的方向:“领导,各位同志。我认为,致富的路不止一条。不适合种粮的地,可以长出值钱的药材;贫瘠的山坡,可以养出美味的山鸡。我们青年人要做的,不是墨守成规,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立足实际,大胆探索,把身边的‘废’变成‘宝’!”

    她的话条理清晰,有实例有数据,有现状有规划,更有一股不卑不亢、踏实肯干的精神劲儿。与之前那青年空泛的吹嘘形成了鲜明对比。

    会场里鸦雀无声。

    那位农业局副局长带头鼓起了掌,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好!说得好!立足实际,变废为宝!这位唐莜莜同志的思路很清晰,项目也很实在!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致富能手!”

    掌声雷动!

    河西公社那个高个子青年,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悻悻地坐下了。

    交流会结束后,唐莜莜成了小名人。

    不少其他公社的代表围过来,询问山鸡养殖和药材种植的细节。县广播站的记者还专门采访了她,说要报道她这个“山村女能手”的事迹。

    更让她惊喜的是,散会后,农业局副局长特意把她叫到一边,勉励了几句,还让秘书给了她一份《关于鼓励农村个体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内部征求意见稿。

    “小唐同志,好好干!你的路子走对了!政策会越来越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