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卡特家族的世交 (第2/3页)
出一种“牛津毕业生”般的骄傲:“黑斯廷斯侯爵,或者更准确说,是莫伊拉伯爵那一支。当时他们还姓罗顿呢,但当时与罗顿家族联姻的另一个家族,你听起来一定很熟悉,因为那个家族正是黑斯廷斯家族,而罗顿家族之所以改姓,也是因为他们继承了黑斯廷斯家族的黑斯廷斯男爵爵位。”
亚瑟眉头微挑:“爱尔兰贵族继承爵位的时候都要改姓吗?我可不记得有这个规定。”
埃尔德轻啜红茶:“确实没这规定,但黑斯廷斯家族的爵位居然有可能让外甥继承了,这让黑斯廷斯家族的族长第10代亨廷顿伯爵十分闹心,他在遗嘱中表示,如果外甥能够改姓黑斯廷斯,那么他就承诺在去世后将爵位传给妹妹,也就是初代莫伊拉伯爵的妻子,如此一来,外甥将来就可以继承母亲的黑斯廷斯男爵之位。否则的话,他是宁愿绝嗣也不会传位给外人的。虽然没有多少人知道其中内情,但最终结果就是罗顿家族同意了这一要求,并在长子的姓氏上加上了黑斯廷斯,而罗顿家族从此以后便摇身一变成了黑斯廷斯家族了。”
亚瑟琢磨了一下,虽然这段故事听起来好像挺荒唐的,但是细想起来,其实罗顿家族并不能算吃亏。
因为他们原先的主头衔莫伊拉伯爵,实际上只是个爱尔兰贵族头衔,因此在当时的英国并不享有上院席位。
而在继承了黑斯廷斯家族的爵位后,他们也就名正言顺的继承了黑斯廷斯家族的上院席位和他们的显赫名声。
毕竟黑斯廷斯男爵这个封号的历史可是能够追溯到15世纪的,第一代黑斯廷斯男爵威廉·黑斯廷斯乃是爱德华四世时期的宠臣,虽然他后来被查理三世处决,但黑斯廷斯家族的事业运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1529年,黑斯廷斯家族在黑斯廷斯男爵之外,再次喜提亨廷顿伯爵的封号。
而在之后的几百年当中,他们又先后得到了亨德森福德、德莫林斯和波特雷克斯的男爵头衔。
只不过正如埃尔德所说,黑斯廷斯家族的好运气在1789年第10代亨廷顿伯爵时期画上了终点。
而贵族的坏运气,归根到底,无非是就是那么几件事。
总而言之,就是生不出孩子,尤其是没有合法的儿子。
但不幸中的万幸在于,按照当年国王颁发的封爵诏书,黑斯廷斯家族的头衔当中,唯有亨廷顿伯爵的封号是严格要求必须由男性继承的。
所以,在罗顿家族同意改姓后,第10代亨廷顿伯爵便在咽气后,将黑斯廷斯、亨德森福德、德莫林斯和波特雷克斯的男爵爵位传给了远嫁爱尔兰的妹妹,而在妹妹百年之后,则由外甥继续延续黑斯廷斯家族的香火。
而亨廷顿伯爵的封号在1789年第10代伯爵死后,便进入了休眠状态。
虽然黑斯廷斯家族的一位远房堂亲西奥菲勒斯·亨利·黑斯廷斯牧师长期宣称继承权,但直到1819年他去世之后,议会才在长达2年的审议之后,正式承认他的宣称合法,并追认西奥菲勒斯·亨利·黑斯廷斯为第11代亨廷顿伯爵,而他的侄子汉斯·弗朗西斯·黑斯廷斯则顺位继承为第12代亨廷顿伯爵。
而在黑斯廷斯的主脉为了继承权焦头烂额之际,罗顿-黑斯廷斯家族则借着黑斯廷斯家族的名头顺利打入了英国贵族的核心圈层,一跃跻身顶级英国贵族行列。
亚瑟按照当年在历史系学习时对黑斯廷斯家族的了解和盘托出,但身为局内人的埃尔德显然比他了解的更清楚。
“其实你要说罗顿-黑斯廷斯家族靠裙带混进英国上层社会,那也太小看他们了。这一支可不仅仅是靠姓氏、头衔和家谱混日子的,他们是真正干过几件大事的。咱们从第一代说起,弗朗西斯·罗顿-黑斯廷斯,第一代黑斯廷斯侯爵。”
埃尔德抬起手指,如数家珍的罗列道:“他可不是靠养花养狗混贵族圈的那种主儿,而是实打实打出来的功绩。他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北美的平叛战争,当时他还只是个声名不显的第五步兵团掷弹兵中尉。在莱克星顿和康科德之战后,我们的部队被北美的乡巴佬们围困在波士顿,要想成功突围,就必须攻下查尔斯顿高地,而要拿下查尔斯顿高地,就必须先攻下邦克山。
初代黑斯廷斯侯爵作为掷弹兵,参与了对邦克山的第二次进攻。他的上司哈里斯上尉在他的身边负伤,于是当时年仅21岁的初代侯爵便接替他指挥掷弹兵们对堡垒进行了第三次冲锋,也是最后一次冲击。当时,他发现我们的士兵因为伤亡过大,士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