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卡特家族的世交 (第3/3页)
已经开始动摇,于是他毅然决然的站上了堡垒最高处,挥舞起了第五团的军旗,即便受伤却始终站在最高处屹立不倒。士兵们见状大受鼓舞,最终一鼓作气攻下邦克山,继而夺取了查尔斯顿高地,解了波士顿之围。
事后,战场统帅‘绅士约翰尼’约翰·伯戈因上将亲自在战报中为他请功,将他晋升为上尉,还赞扬说:‘罗顿今天的表现已经为他的一生铸就了名声。’而在后来呢,他又参与了对北卡罗来纳的远征行动和长岛战役,还指挥了曼哈顿和罗德岛的两场登陆行动。后来,他还用自己爱尔兰人的身份,组建了一支名为爱尔兰志愿军的部队,专门招募逃兵和北美的爱尔兰裔保王派人士,并就此一路登上了北美军务总监的位置。”
《邦克山战役中的沃伦将军之死》美国画家约翰·特朗布尔绘于1775年,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注:画中挥舞英军军旗者为第一代黑斯廷斯侯爵弗朗西斯·罗顿-黑斯廷斯
亚瑟靠着椅背坐了片刻,嘴里碎碎念道:“说实话,埃尔德,如果不是你告诉我,我从前只以为,初代黑斯廷斯侯爵是位声名显赫的印度总督。但我一直觉得,他之所以能当上印度总督,能被封为初代黑斯廷斯侯爵,不过是仗着他和乔治四世交情深,才被安排去这样、那样的位置上镀金。现在看来,以他年轻时在北美作战的履历,他当年确实有被摄政王乔治四世赏识的资格。”
说到这里,亚瑟忍不住顿了顿,像是回忆起了什么,眉头轻蹙,语气也放低了些:“怪不得……怪不得有一次在肯辛顿宫的舞会上,弗洛拉·黑斯廷斯小姐忽然对我说了句奇怪的话。”
埃尔德闻言一挑眉:“喔?她说什么了?”
亚瑟端起茶杯,望着红茶泛起的涟漪,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她说:‘每次看见你的经历,总会让我想起我父亲。’”
他说到这时,禁不住哑然失笑道:“当时我还以为她不过是惯常的贵族式奉承。毕竟她知道我在伦敦塔下、在高加索都干过些危险差事,想必是随口一搭。但现在听你说完,我才有些明白,她那句话,好像不是随便说说的。”
岂料埃尔德却对此不甚在意:“得了吧,弗洛拉居然会说这种话?我可不相信。她这个黑斯廷斯家族的长女出生时,她那个老爹都五十二岁了。要不是我最喜欢这类英雄故事,去她们家庄园做客的时候也没什么好玩的,我才不会乱翻她老爹的那些军功章和战争纪念品,拉着她一件一件的去找大人询问这些宝贝的来历呢。”
亚瑟闻言饶有兴致地看着埃尔德:“那你现在倒是转了性,小时候见着人家的奖章比见着人家女儿还殷勤,怎么现在就觉得姑娘比奖章更宝贵了?”
埃尔德一听,立刻学着亚瑟当年教他的样子举手作揖:“那真是谢天谢地了,爵士,您原来还记得我现在对年轻姑娘感兴趣吗?那按照您的意见,今晚咱们能不能把亚历山大和查尔斯踢了,换两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去看戏?”
“我考虑考虑吧,你先继续说。”亚瑟眯起眼道:“你们卡特家族跟黑斯廷斯侯爵家族,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联姻的?”
埃尔德闻言不由觉得有些扫兴致:“具体从哪一代开始?大概就是我爷爷那一代,他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姑奶奶,名字好像叫玛丽·卡特,被许配给了查尔斯·罗顿。查尔斯是初代黑斯廷斯侯爵的兄弟,家中排行老五,没什么产业,也没爵位。但他在家族内的影响力还不小,是初代侯爵在爱尔兰招兵买马时的得力助手。”
亚瑟若有所思地嗯了一声:“所以你的姑奶奶嫁入的是罗顿-黑斯廷斯家族的旁支?”
“对。”埃尔德点头,“那桩婚事当年也没人当回事。放在今天看,我们卡特家族好像是高攀了人家。但是放在当年那会儿,罗顿家族还不叫罗顿-黑斯廷斯家族的时候,我们卡特家族在爱尔兰的势力可比他们家强多了。而且,我的玛丽姑奶奶那可真是个能人。”
亚瑟来了兴趣:“喔?怎么个能人法?”
埃尔德不无自豪道:“听说她嫁过去之后,把原本一团糟的小庄园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和她丈夫一同去过印度,就是初代黑斯廷斯侯爵被任命为孟加拉总督那会儿。他们俩在加尔各答住了三年,玛丽帮着组织了几场当地的社交舞会。你敢想象吗?她居然能让英国商人和印度的土邦贵族一同跳四方舞。而且这事情传回英国后,还成了上流圈子里的趣谈。你去旧书店里翻翻看,如果能找到东印度公司发行的旧报刊,说不定还能找到她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