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幽仙(上) (第1/3页)
长安城里万人空巷,三月的后半段,羽鳞试近在眼前了,神京城果然是一天比一天热闹。
前脚天山剑宴的消息还在江湖间流传,后脚燕王世子大婚的请柬就送到了各家门前。
那个裴液直犯云琅的狂悖之名还在震动神京,明剑主抵达的消息又已在沸沸传播。
传言五天前太行弟子在泰山药庐见到了那袭白衣单剑,入楼几刻之后带着一些图册出来。这位剑主一如既往安静地抵京,一如既往地不参与任何江湖集会。
无数人想寻求和这位剑主的一面之缘,人们其实也猜到其人此时已经抵京了,然而除了这样一条消息,就再也寻不到任何踪迹。云琅别居也都没有修缮后居住的样子。
显然与三年前的那次抵京不同,这次女子不再那样容易寻到了,她没漏消息,也不再像上次那样拜会剑者,已完成了自己的天下问剑,也知晓了该怎样避开无谓的打扰。
这难免令人失望又心痒。
而诸家剑报、神京江湖还在津津乐道琉璃剑主的去向时,燕王世子的大婚又已召开,更不必说再过几天,大唐麟血之测又要举行。
真是整个三月下旬,神京各界都各有各的忙碌,《长安剑报》显然本月刻印已经几回翻倍了,裴液从东八坊走出来时,还被人免费塞了一份。
裴液瞧了两眼,走过圣前坊时又将其递给了一位好奇看着他的孩童。
一过正午,雨丝果然飘了起来,裴液扶了扶斗笠,先去了一趟仙人台与李缄言语一声,而后牵着马来到神京城南门。
抵达坊边时,遥遥便见白衣笠纱的女子在柳下抱剑低头翻着图册。
“明姑娘。”
明绮天抬起头来:“准备好了?”
“嗯。”
女子将手中册子展示给他:“你瞧,泰山药庐的余前辈这些年记录了许多神京周遭异植,其中菌类在这几篇。”
裴液接过来,明绮天一手牵马,一手伸指在册子上:“九成都在终南山上,咱们按照我勾画的这个顺序去寻,一天一夜便可走完了。”
裴液点点头:“好,听明姑娘的。”
其实女子从泰山药庐取得这份图册的当天二人便坐在一起细看了,结果就是裴液一样也不认得,明绮天认得也有限。
其中菌类药用食用之功效倒是写得很清楚,但如何分布,哪样生得像地中之仙,药庐的前辈就知晓不太清晰了。但也指了一种名为“地附子”的常见菌株,说是比较符合描述,就在神京周遭。
明绮天记忆倒是很好,问裴液此前崆峒见过的那位小药君是不是在神京,可不可以请她带路辨药,裴液答曰“在”和“绝对不可以”。
于是今日就只二人在雨中牵马准备出城。
“我想这位撰剑前辈只是取剑意,也未必非得是什么异类菌物来为难后人,咱们只要理解一番他当时的取意就是了。”裴液很乐观。
“嗯。”
二人翻身上马,从启夏门离城,披着轻风细雨,一路向南轻驰。
也不过只小半个时辰,那苍翠的山岭就矗立在了身前。
照女子勾画的路线,二人不能从正路上山,于是又向东绕了一阵,到了一片荒无人烟之地,才停缰下马。
细雨濛濛,烟水浩渺,遥遥可见神京城雄伟的灰影,不知多远处才能见米粒般的收网的渔舟。
雨这时稍微紧密些了,沙沙在头顶的树冠上,裴液寻了片有草有水之地将马拴住,明绮天低头瞧着舆图,指道:“咱们往西北上不多时,应当就能寻到第一个图中所记之处了。”
“行。”
裴液斩了两根挺直溜的木条,削光滑了递给女子,明绮天从图册抬起头来,莞尔接过,便朝山上登去。
自然不用真气腾跃,非以凡身不能感山中意趣。真是斗笠长杖,山雨淅沥,一下雨山里都是鸟鸣,虫儿们也正值青年,气息悠长而足。
“好多溪流声。”两人间隔半丈,时聚时散,裴液眼睛还没寻到图册中的生物,耳朵倒先听到了雨中的山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