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苏亚雷斯港变化 (第2/3页)
“本来我认为苏亚雷斯港顶多是我们用来运输铁矿的专用港口,但是没有想到苏亚雷斯港建成后,除了铁矿以外,其他商业活动也如此繁荣,甚至吸引了巴西的商人到这里活动。”
很大程度上来说,当初东非援建苏亚雷斯港的目的,就是冲着穆通铁矿来的,可现在除了铁矿业务以外,苏亚雷斯港实际上成为了了一个区域性的综合性港口。
因为苏亚雷斯港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管理,从而对周边地区形成了虹吸效应。
要知道在苏亚雷斯港旁边就是巴西的科伦巴港,但是反而有许多巴西商人和企业选择玻利维亚的苏亚雷斯港收发货物,就很能说明问题。
库亚奇的秘书瓦尔说道:“经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帝国的帮助下,苏亚雷斯港当初的设计和建造,都是以较高标准来完成的,其效率甚至不输于国内的一些现代化港口。”
“而巴西的科伦巴港,以前基础条件确实比苏亚雷斯港要好,但是巴西显然缺乏优良的港口建造和运营能力。”
“加上巴西本国对科伦巴港的不重视,就注定了科伦巴港在和苏亚雷斯港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巴西的经济重心在东部沿海,而科伦巴这个内陆地区,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可能得到巴西政府的太多支持,
库亚奇点点头说道:“这也说明了巴西人的有眼无珠,如果当时巴西能选择和我们进行深入的合作,科伦巴港就能得到机会,甚至他们如果能够更有诚意的话,苏亚雷斯港能不能建设起来都是一个未知数。”
苏亚雷斯港距离科伦巴港只有十几公里距离,因此当初巴西能做出妥协,苏亚雷斯港的建造计划确实可能胎死腹中。
但是,现在苏亚雷斯港既然已经被建设起来,科伦巴政府想挽回也晚了,当然,因为对巴拉那河的改造把蛋糕做大,科伦巴发展虽然远不如苏亚雷斯,却也能分到一些甜头。
库亚奇说道:“可以预见,未来科伦巴港想再超越苏亚雷斯港的难度会更高,除非巴西下大功夫把科伦巴港重新扩建。”
话是这么说,可科伦巴想从巴西政府手里获得发展资金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苏亚雷斯港已经发展起来,而科伦巴现在再加大投入,取得的实际效果可能就会有些不尽人意了。
瓦尔说道:“苏亚雷斯港是帝国在南美投资的重点工程,是用来加强和玻利维亚联系和抢夺南美内陆市场的关键一环。”
“因此,科伦巴港想超过苏亚雷斯港,巴西政府就至少应该投入同样规模的资金力度,可以巴西政府的财政,还有他们经济发展的惯性,应该是很难下定决心。”
“而且帝国的港口建设能力和巴西显然也有很大差别,它们除非把工程外包给我们或者其他工业大国,否则的话,港口建设成本只会更高。”
“除此外,想把科伦巴打造成苏亚雷斯港这样的现代化港口,他们大概率还是绕不过帝国,比如集装箱的吊装设备等等,可能要从帝国进口。”
作为集装箱的推广国,东非也是集装箱航运标准的主要制定者,这也就意味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集装箱港口都有东非的参与。
苏亚雷斯港就是完全采用了东非的标准,所以效率才会对科伦巴港形成碾压的效果,从而吸引玻利维亚,巴西,甚至巴拉圭的企业,选择苏亚雷斯港运输商品和货物。
如今,苏亚雷斯港就是一个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港口,来自东非的工业品在苏亚雷斯港上岸后,再经过东非的卡车,通过公路运输到周边地区。
当然,相较于原材料的运输,苏亚雷斯港集装箱运输规模并不大,只能算起步阶段。
这主要是苏亚雷斯港周边的人口并不多,缺乏大城市和城镇,因此消费市场很有限。
库亚奇就说道:“苏亚雷斯港的上限远不止于此,现在有铁矿,木材等货物的运输作为主要经营业务,但是本地的市场就明显有些不够看了,就算是把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三国交接地区全部算上都是如此,其消费能力甚至不如帝国的一座中小规模城市。”
“想要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