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 【父亲的不同故事】(求订阅) (第1/3页)
京城,兴华胡同。
夏日炎炎,孩子们也都因为暑假,不用去上学,有的在四合院里面玩,有的则是直接出去玩去了。
林兆喜这边虽然也有放假,不过大多时候还是看书学习。
好在谢舒华这边也放假,暂时不需要去学校里面上课,虽然本来课程就不多,倒也能安心地在四合院养胎。
因为太阳挺大的,谢舒华这边也就坐在廊檐下晒着太阳,虽然是天气挺热,但是四合院的格局倒也十分舒适,这边吃着父母从津城那边寄过来的一些特产。
林兆乐也搬了一个小板凳坐在谢舒华身边,吃着姥姥姥爷从津城寄过来的特产。
“兆乐,给你爸爸拿一些过去。”
林兆乐听见这话,刚准备拿过去,便听见谢舒华说道:“还是算了,别打扰你爸写稿子了。他一会休息的时候,也会来吃的。”
林兆乐自然也就开心地坐在小板凳上吃着。
院子里面很悠闲,屋子里面的林有成其实也挺轻松,并没有着急地赶着稿子,尤其是现在有电脑打字,也是比手写快得多,时不时就会停下来休息,活动一下身子骨。
现在林有成写的电影剧本故事是《海边的曼彻斯特》,十分简单的故事,现在在他笔下也就是《海边之城》。
林有成很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影就是是一部反鸡汤电影,故事里面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地面覆盖着皑皑白雪,人与人之间的对白平淡简洁,整部电影里面都透露出一丝伤感,故事中没有救赎,也没有解脱,但这种遗憾恰恰是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因为这才是很多时候,真正真实的人生。
关键这部电影的意义不一般,在另一个时空奥斯卡的重量级奖项呈三足鼎立之势。最佳影片给了《月光男孩》,影后为《爱乐之城》女主,而影帝则为《海边的曼彻斯特》男主,其中这部电影的男主角可谓风光无两,包括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在内各大奖项的影帝拿到手软,即便和另外两部获奖作品相比,这个故事稍显低调,但不平庸,这个故事正是凭借细腻的表演和情感共鸣,在这个过于浮躁的电影评选时代犹如一股清泉,以不圆满的结局诠释了人性的纠结和生活的遗憾。
要不然,这部电影也不会拿下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
在林有成看来,这个故事,也就是在讲,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林有成写着稿子,剧本里面的男主角在各个房子之间穿梭,完成一项又一项无聊的工作,像个无头无脑的机器人,对一切似乎都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孤独的走路,极少言语,魂不守舍,心不在焉,像个行尸走肉,经常在沉默不语和突然暴怒之间切换。人们只知道他是个落魄的维修工,没人在乎它的身世。
或多或少,也许身边都会遇到这样的人重复性工作,不好不坏,毫无存在感,有些奇怪但终究无害,没有兴趣了解他的过去和内心,或许天生如此,也会一直如此。
但是《海边之城》则是把这样一个人做了一次回溯和剖白,这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它有关惩罚与自我放逐,讲述了无法自拔的痛楚与意外降临的救赎。
因为男主角的哥哥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到故乡,处理一些事情。这个变故直接把男主角扔回了过去,也就是故乡以及从前。
男主角一直以来逃避的一切,开始显露身世,造成按男主角性格和举止的原因开始被追溯,这位男主角原本有着正常而美好的家庭,孩子,妻子,一群一起喝酒打闹的朋友,家人,兄弟,还有和他亲近的侄子,但一场大火毁掉了一切,三个孩子未能幸免于难。最令他无法谅解自己的是,那场火灾是因为自己的一次疏忽造成的,妻子离他而去,他自己也拒绝了全世界,甚至在警局的时候就想过死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