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四合院:猎人开局,枪指贾张氏! > 第1083章 满满的希望

第1083章 满满的希望

    第1083章 满满的希望 (第1/3页)

    春末的雨总是缠缠绵绵的,下了整整三天,院角的青苔都喝饱了水,在石阶上蔓延得越发葱郁。槐花趴在窗边,看着雨丝斜斜地织着,手里的画笔在画纸上勾勒出雨帘的模样。画夹里夹着片去年的槐树叶,已经泛黄发脆,却还带着淡淡的香。

    “发啥呆呢?”傻柱端着碗姜汤走进来,粗瓷碗边冒着白汽,“喝点暖暖身子,看你这手凉的。”他把碗放在窗台上,瞥见画纸上的雨景,“这雨画得像,就是缺了点啥。”槐花抬头问:“缺啥?”傻柱指着院门口,“缺三大爷那把破伞,他昨儿冒雨去看向日葵,伞骨都折了两根,现在还晾在绳上呢。”

    槐花“噗嗤”笑了,赶紧在画纸上添了把歪歪扭扭的伞,伞下画个蹲在地里的小老头,手里还攥着卷尺。傻柱凑过来看,摸着下巴点头:“像,太像了,连他那眼镜滑到鼻尖上的样都画出来了。”

    院外传来三大爷的咳嗽声,他裹着件旧棉袄,正踮着脚往向日葵地里瞅。“这雨再下,花盘该烂了,”他对着雨帘念叨,“我算过,连续降雨超过七十二小时,向日葵的腐烂率会上升百分之十五,得想个法挡挡。”张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块塑料布:“别念叨了,搭个棚子吧,傻柱,搭把手。”

    傻柱应声出去,和三大爷一起找竹竿,塑料布在雨里展开,像面巨大的白旗。槐花举着画夹站在屋檐下,把这场景画下来:傻柱举着竹竿,三大爷拽着塑料布的边角,雨珠在塑料布上滚成小水珠,亮晶晶的。许大茂举着相机从屋里冲出来,镜头上裹着层塑料袋:“家人们看这雨中抢险!为了向日葵,咱院的男人们也是拼了!”他脚下一滑,“哎哟”一声摔在泥里,相机举得老高,还不忘喊:“别停,继续拍!”

    中午雨小了些,灶房里飘出排骨炖藕的香。张奶奶把砂锅端上桌,排骨的油花浮在汤面上,藕块粉粉的。“多喝点汤,驱驱寒,”她给每个人盛了碗,“许大茂,摔疼了没?给你多舀块排骨。”许大茂龇牙咧嘴地揉着膝盖,接过碗却先举到镜头前:“家人们看这排骨汤!雨天才有的暖,张奶奶的秘方,藕是村口老李头家的,粉得能拉丝!”

    小宝和弟弟趴在窗边,看着院里的水洼,手里攥着纸船。“等雨停了,咱去放纸船吧,”小宝说,“我做了个带帆的。”弟弟点头,从兜里掏出片槐树叶:“我这船有桨。”槐花听见,在画纸上添了两只纸船,一只挂着片小布帆,一只插着槐树叶当桨。

    下午雨停了,太阳从云里钻出来,院里的水洼映着蓝天,像块块碎镜子。三大爷赶紧拆了塑料布,蹲在地里检查花盘:“还好,没烂,我就说我的计算不会错。”傻柱在院里劈柴,潮湿的木柴冒出白汽,斧头落下的声音闷闷的。张奶奶把被褥抱出来晾,绳子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被单,风一吹,像群跳舞的蝴蝶。

    槐花坐在石桌上,给上午的画上色。塑料布涂成白色,雨帘用了淡蓝色,三大爷的棉袄是灰扑扑的,傻柱的裤脚沾着泥,涂成深褐色。许大茂凑过来,指着画里摔在泥里的自己:“把我画得帅点,至少把泥水从头发上擦掉。”槐花笑着给他改了改,擦掉了头发上的泥点,却在他鼻尖加了个小泥点。

    傍晚,天边挂起道彩虹,横跨在院外的田埂上。小宝和弟弟举着纸船冲进雨洼,纸船在水里晃晃悠悠地漂,槐树叶做的桨在水面划出细波纹。三大爷搬了个小马扎坐在门口,数着彩虹的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七道,不多不少,我年轻时候听人说,看见彩虹能交好运。”

    傻柱站在彩虹底下,给向日葵浇水,水珠在叶尖发亮,像挂着串小珍珠。槐花举着画夹,把彩虹、浇水的傻柱、数颜色的三大爷、放纸船的孩子都画进画里,最后在角落添了只淋湿的麻雀,正抖着翅膀梳理羽毛。

    夜里,三大爷的算盘响了半宿,最后在本子上记下:“降雨三天,搭棚子用塑料布一块(成本三块),排骨一斤半(十五块),损失向日葵零(幸甚),总收入:彩虹一道(无价)。”他把本子合上,对着窗外的月亮笑了,觉得这账算得比任何时候都明白。

    张奶奶在灯下缝补傻柱的袖口,磨破的地方用补丁补成了个小太阳的形状。“明天该晒麦子了,”她对旁边纳鞋底的槐花说,“你小时候最爱在麦堆上打滚,弄得满身麦芒。”槐花笑着点头,针尖在布面上扎出细密的小孔,像撒了把星星。

    傻柱在院里翻晒被淋湿的柴火,木柴堆成小山,他抓起一把闻了闻,带着股潮湿的草木香。许大茂举着相机拍星空,雨后的星星格外亮,镜头里的银河像条发光的带子。“家人们,”他轻声说,“看见这星星没?跟咱院的日子一样,雨过天晴,总会亮起来的。”

    第二天一早,院里的水洼干了,只剩下圈淡淡的泥印。槐花背着画夹去晒谷场,麦秸在阳光下泛着金,几个老人坐在石碾上聊天,手里的蒲扇摇出慢悠悠的风。她找了个草垛坐下,画里的石碾上,三大爷正跟人争论着什么,手里比划着,像在算账。

    傻柱推着独轮车来运麦子,车斗里的麦粒晃出细碎的光。他看见槐花,喊了声:“中午回院吃麦饭,张奶奶蒸的,放了新蒜。”槐花点头,画里的独轮车旁,多了只跟着跑的小狗,是隔壁刘婶家的大黄,总爱跟着傻柱蹭吃的。

    晒谷场的角落里,小宝和弟弟在玩弹弓,瞄准远处的麻雀。麻雀飞了,却惊起只蚂蚱,蹦蹦跳跳地落在槐花的画纸上。她笑着把蚂蚱画下来,绿莹莹的,后腿蹬得老高。

    中午的麦饭香得很,新麦的清香混着蒜味,在院里飘。三大爷扒拉着碗里的麦饭,忽然说:“我算过,这亩麦子能磨八十斤面粉,够咱院吃四个月,还能剩下二十斤换油条。”张奶奶往他碗里添了勺咸菜:“吃你的吧,换不换油条,得看我心情。”

    许大茂举着相机拍麦饭:“家人们看这绿色食品!新麦蒸的饭,就着腌黄瓜,健康又顶饱!三大爷说这顿饭成本一块二,性价比绝了!”他吃了口,忽然指着窗外喊:“彩虹!又出彩虹了!”

    大家跑到院里,天边果然挂着道淡淡的彩虹,比昨天的更细,像根彩色的线。槐花举着画夹,把彩虹和院里的人都画下来:傻柱举着碗麦饭,三大爷眯着眼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