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成功经验 (第2/3页)
模、还要扩大产业,扩大规模我没意见,但是扩大产业,搞什么五金厂、水泥厂、包装厂,甚至以后还要搞钢铁厂?
啧啧……”
他转动脑袋,看了看几人,笑着问道,“当年搞小高炉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啊?还是说当年失败了不甘心,非要知耻而后勇,要弄个钢铁厂出来?
炼钢铁、造五金,跟咱农村人有关系吗?”
等他说完,杨书记咬着烟杆等了好几秒,见他没有继续说话,才皱着眉头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搞那些?”
陈凡点点头,“如果依照我的意思,以后卢家湾的产业,不仅不能扩张到什么钢铁、五金、水泥,反而还要将现在的陶瓷厂撤掉,或者转卖出去,反正不能留在生产队产业里面。
因为严格说来,陶瓷厂跟卢家湾的整体产业关联度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
以后卢家湾的产业,一定是围绕‘农林牧副渔’这五大类,从而延伸出来的、有关联性的公司。
首先,粮食是重中之重,是最核心的东西,哪怕不挣钱,也不能让其他产业占了产粮食的农田。
当年我办养殖场的时候,安全就给全大队的社员定了一条铁规矩,饲料的分配必须跟工分挂钩,而工分则是直接跟种粮挂钩,意义就在这里。
第二,想发财没问题,国家也在提倡发展经济,可发展不能乱来,更不是看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什么威风就做什么。
钢铁厂是威风了,但还是那句话,钢铁厂跟生产队有个屁的关系,做那个玩意儿干嘛?
要做就做跟农林牧副渔相关的,从养鱼养鸡延伸到食品厂、从种油菜籽延伸到榨油厂、从种棉花延伸到纺织厂、服装厂,这些都没有问题。”
他抽出一支烟点燃,吐出一口烟雾,正色说道,“但是其他方面的产业,坚决不能做。否则的话,口子一开,看到别人赚钱就做什么,以后摊子只会越来越大,而且是个大型杂货铺。
这个世界上没有通才,那么多五花八门的产业,你们谁能管得过来?是卢家湾能拿出那么多的人才,还是上级能给卢家湾分配这么多的人才?
技术还可以找农技站、找相关单位、找大学里面的老师合作,可管理呢?
连个懂行的人都没有,跟生产队也没有生死攸关的关系,你们发展这些产业的意义又在哪里?”
话音落下,屋子里鸦雀无声,只有满屋子的烟雾在翻滚。
周亚丽明着是在看热闹,此时听了陈凡的话,也不禁陷入沉思。
过了一会儿,她见还没人说话,便小声问道,“可是,老弟,我有个疑问。”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转头看向她。
她咧嘴笑了笑,随即脸上堆满疑惑,“我这几年频繁回国,也见识了不少世面。据我所知,国内的很多企业单位,尤其是大型国企,他们会办一些跟自己主业相关的上下游公司,比如钢铁厂会有冶金厂、同时也会有轧钢厂,甚至还有机械厂,就是自己给自己供货,只要有铁矿石和煤炭,他们就能造出摆上货架的产品。
另外他们还办了许多服务公司,甚至还有医院、学校这些,我看他们发展得都还不错。
那为什么他们可以办,卢家湾不能办呢?”
一听这话,杨书记、张队长、肖烈文和叶树宝四人不禁齐齐点头,然后眼巴巴地看着陈凡。
刚才他们就想问个为什么,可惜肚子里没货,想问都不知道从何问起,直到周亚丽发问,他们才反应过来。
对啊,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凭什么他们能做,卢家湾就不能做?
刚才陈凡跟杨书记他们说的时候,尽量将话说得通俗易懂,现在周亚丽问起来,他说的就更直接一些,“对,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但是,这么做就一定是对的吗?
别人不知道,你应该很清楚市场竞争和集团产业链的区别。
前者虽然面临更大的竞争,但是也会直接拥抱更广阔的市场,他们会根据市场反应进行技术创新、革新管理,而服务于集团内部的企业会吗?
这些集团单位内部的企业,实质上是集团总部为了减少对外部企业的依赖、并获得更多的产业链利润,才会将上下游的环节都给自己安排上。
进一步讲就是自己给自己喂饭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