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75章 游历、见闻;弘治十八年

第75章 游历、见闻;弘治十八年

    第75章 游历、见闻;弘治十八年 (第2/3页)

的“兴隆镖局”是历史上第一家官方认可的镖局。同样,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镖局可追溯至北宋,但缺乏相应的文献支持)

    杨轩在当镖师期间,提议‘标局’改为‘镖局’更加贴切。

    因为押运的货物多与银钱有关,而且‘镖’字也象征着武力保护。

    杨轩的提议得到了镖局的认可,主要是杨轩的气质不凡,下意识就让人信服,当然,杨轩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医术和身手都足以引起重视。

    镖局的出现是必然的,近百年来,经济发展迅速,长途贩运货物和银钱的需求激增,而官府不提供民间安保服务,商人就需要自筹武装保护了。

    俗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

    最开始,只是商人为保护自己的货物而组建武装,后面是朋友找上门来帮忙运货,并给予一定的报酬。

    商人心思活络,有人发现了这其中的商机,便建立了镖局。

    随着发展,官员,藩王也参与了进来。

    镖局最先出现的地方是在北方山//西等地。

    因为这些地方尚武风气浓厚,为镖师提供了技术保障。

    再加上与西域通商路途遥远,一路上也并不太平,时常有盗匪出没。

    行商的商人需要一个保障。

    要说商业氛围,自然还是南方浓厚,对镖局的需求更多。

    如今,大明大大小小的镖局已经有几十家了。

    多的,掌握着数条乃至十数条线路,少的,也就掌握了一条线路。

    不管怎么说,镖局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杨轩当了一个月的镖师之后,就离开镖局,去往其他地方游历去了。

    北方的气温入秋之后就开始下降,转眼就已经入冬了。

    气温已经到了零下,说是泼水成冰也不为过。

    杨轩发现在山//西及其周边,用煤炭取暖的人比较多。

    木柴用不起,再就是山上哪儿还有树?

    很多山头都光秃秃的。

    而且朝廷也下达了严令,严禁砍伐小树。

    这都是这几十年栽种的。

    当年杨轩命徐有贞治理大明的水患,环境治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