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01章 穿越者的觉悟

第401章 穿越者的觉悟

    第401章 穿越者的觉悟 (第2/3页)

了麻木不仁,种一天地吃一天粮,哪天死了也算解脱的行尸走肉。

    一切矛盾,都被接连不断的对外战争胜利,所暂且压下。

    直到对外战事也开始出现不利——尤其卫霍之后,汉家几乎再也不曾从匈奴人手中,讨到哪怕一次便宜的时候,矛盾终于集中爆发。

    农民起义。

    对于这个词,任何历史爱好者都不会感到陌生。

    在华夏历史上,这个词每出现十次,就至少有九次是在王朝末年。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农民起义,就是封建王朝的丧钟。

    当农民起义爆发,那无论最终成败,都必定意味着这个王朝,已经腐朽到了根儿上,崩塌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刘荣前世并非史学家,而仅仅是一个历史爱好者。

    在刘荣的印象中,华夏历史上,似乎只有这么一次特例——在出现农民起义后,王朝非但没有崩塌,反而还就此‘中兴’,而后又享国百余年。

    没错。

    绝大多数后世人都不知道,甚至不敢相信: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其在位末期,华夏大地曾出现过农民起义的苗头。

    许是这苗头太过渺小,又或是最终,并没有烧成覆灭汉室的燎原烈火——史家对这段时期的农民起义着墨不深。

    但刘荣很清楚;

    尤其是在屁股真正坐上皇位,真正成为汉家的天子、华夏统一政权的帝王后,刘荣更加清楚:农民起义,究竟意味着什么。

    先帝老爷子,曾在私底下说过这么一句话。

    ——一位皇帝,凡是其在位时期,有底层民众因不堪压迫,而揭竿而起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彻头彻尾的暴君!

    注意!

    不是昏君,而是更恶劣的:暴君!

    昏君或许昏聩,但人家只是不做事儿;

    但暴君,那可就是不干人事儿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似乎也可以这么说:按照先帝老爷子——汉孝景皇帝刘启的判定标准,历史上的汉武大帝,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暴君。

    也不知道历史上的景帝老爷子,在地底下看到自己亲自选定、亲手培养的继承者,最终却成长为‘暴君’,究竟是怎样一种感受……

    刘荣倒没这么极端,或者说是绝对。

    在刘荣看来,说历史上的汉武大帝是‘暴君’,那显然还远不至于。

    但是否能评判其为:明君、圣君,刘荣觉得,这需要好好说道说道。

    一个好的皇帝,一个值得千古传颂的皇帝,会拿父祖攒下来的对外决战经费大兴土木、到处游玩,然后让老百姓给战争买单吗?

    一个真正英明、睿智的天子,能被底下的臣子欺瞒、编排到最终,由太子储君闹出巫蛊之祸那样的动荡吗?

    说得再直接一点:一个明君、圣君,能逼得治下百姓——自己的子民,被压迫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终不得已揭竿而起,兴兵起义吗?

    明白了这些,也就不难知道刘荣,对历史上的汉武大帝,究竟是怎样的感官、做怎样的评价了。

    ——和祖龙嬴政一样,对华夏文明有卓越贡献,且曾做过一件或几件开创性的大事儿,为华夏文明奠定了某一层面的坚实基础,却也暴虐无道、晚年昏聩的,明君与暴君的结合体。

    后世人有一桩笑谈:围棋大师柯洁距离‘棋圣’的身份,就只差驾鹤西去了。

    刘荣也曾想过:唐玄宗李隆基,要是死早一点就好了。

    而始皇嬴政和汉武大帝,在刘荣看来,大致也是和唐玄宗一样的情况——活的太久,死的太晚。

    当然,也不完全像。

    毕竟唐玄宗的前半生,英明的着实纯粹,当真挑不出毛病;

    而祖龙、汉武二人的缺陷,或者说是‘毛病’,却都是贯穿人生始终。

    所以,刘荣最终做出判断:历史上的汉武大帝,并不具备太高的不可复制性。

    ——你有文、景这样的父祖,我刘荣也有!

    ——你有卫、霍这样的绝代双骄,我刘荣也照样可以有!

    你有驱逐胡虏,报仇雪恨的志气、骨气,我刘荣也有;

    但我刘荣有的东西——穿越者的广阔视野、先见之明,你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