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329章 急眼的各部委(4k)

第1329章 急眼的各部委(4k)

    第1329章 急眼的各部委(4k) (第1/3页)

    “可是,光纤传输光信号的抗干扰性能比电信号强多了吧?这应该也算是光纤的一个优点。”

    一位同志看来想得还是比较全面的,但不完全全面。

    高振东一下子笑了起来:“嗯,你说得没错,这的确是光纤的优势,但是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是在哪儿用这个东西?”

    “在水下啊……”

    这位同志刚把话说出口一半,突然觉得情况好像有些不对。

    “对啊,在水下,我们可以暂时不用太考虑干扰的问题。谁要是能把水下有线信号都干扰了,那他估计马上就掉头去解决水下通信和水下雷达的事情了,干扰不干扰的,那都得往后稍稍。”

    高振东的话,让大家都乐了,还真是这个理。这优点倒的确是优点,就是有点没啥用的样子。

    不过高振东倒也没有完全否定这条路,毕竟大带宽的优势永远都在,等到光纤的种类和性能上去了,光纤始终还是要比电线来得优越的。没准儿谁搞个水下摄像机电视制导的邪门玩意儿出来也不说不定。

    “所以我的建议是暂时不搞这个,毕竟我们现在的支援还是有限的,还是要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行。不过预研倒是可以搞一搞的,军通所的同志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前期工作了,至于通信方面的基础技术,也有同志在准备着手解决,所以我的建议是,你们现在可以不用去插手这些基础类技术的研究,等到基础技术上去了,你们直接拿来用就行。”

    还是高总工好,虽然否定了,但是也没完全否定,口子还是给留着的,充分的科学、客观。

    见同志们有想走的意思,高振东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来。

    上次军通所的同志过来,他就提起过一半,就是短距离大带宽高质量视频传输的那个,但是用在哪里他当时没给人家说,而这批薄海之滨的同志,却是正好合适。

    “对了,虽然光纤制导我建议暂时不用搞,但是有个东西你们倒是可以考虑的。”高振东叫住了正在收拾东西的同志们。

    “啊?还有?是什么?”薄海边的同志们很是惊喜,还是高总工人好啊,毙掉一个就给补上一个。

    而且他能专门提出来,建议考虑的东西,用不用先两说,但是必定足够的新颖,听一听绝对不亏啊。

    “非穿透式光电桅杆!”高振东笑了起来,这东西略显偏门,别说现在的同志,就算是几十年后的军迷,等闲的也不见得知道这东西。

    果然,这话听得同志们一头雾水:“高总工,光电桅杆是什么东西?”

    高振东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示意图。

    这个示意图同志们都很熟悉:“这是……这是潜艇的潜望镜?”

    高振东点头道:“对,这个就是潜艇的潜望镜。但是同志们有没有考虑过一个事情,要在潜艇的艇身上开一个大口子来保证潜望镜这一套东西的升降,而且还要保证在越来越大的艇身直径条件下,保证耐压条件下的水密性,是一个多么麻烦的事情?”

    他这话着实有些偏门,但不算邪门,同志们倒是一下子就能听明白他想说什么。

    “对,的确是很麻烦,而且对于大潜深的黑……黑鱼来说,这个问题越发的严重。”

    黑鱼……嗯,这东西我熟悉啊,高振东差点笑出声来,这东西在几十年后,军迷就是这么叫的。

    如果说早期的潜艇,专门为了潜望镜在艇体上开的这个口子还算是能接受的话,那到了核潜艇这一代,这个问题就越发严重起来。

    ——早期的潜艇,水面航行是主要航渡方式,潜深不大,对于艇身上的开口并不敏感。但是后来的潜艇都在追求大潜深,水下作业,此时,潜望镜穿进艇身造成的那个边缘不规则,密封也不太好处理的大口子的问题可就越发严重起来。

    “对了,所以我的建议啊,你们可以把潜望镜、小型雷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