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骑驴的南方人 (第2/3页)
落扛不住吐蕃的高压虐待,所以陆陆续续在一百年间,不断有部落迁徙至大唐境内,进入由大唐设置在边境的羁縻州内繁衍生息。
这些吐谷浑人自耕自种,游牧生产,没有纺织业,所以最缺的是布帛,以此为军需,他们是会卖命的。
李林甫对于陇西的情况,其实非常重视,但他也绝对不会认为,吐蕃会举国而来,毕竟十年前信安王已经把他们打怕了,吐蕃遣使求和,将那场大战归咎于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
李隆基是舅舅,尺带珠丹是外甥,这就是史书上的“舅甥之盟”。
眼下战事过去也就十年,大唐正值鼎盛时期,李林甫内心深处,也偏向于皇甫惟明有夸大之嫌。
因为夸的越大,将来胜了,功劳就越大,而皇甫惟明是太子的人。
一个王忠嗣,一个皇甫惟明,眼下都担着重任,真要让这两人坐大,我还能与东宫抗衡吗?
像他这样的人,在为国家考虑的同时,首先会为自己考虑。
李林甫突然想起李琩曾经对他说过的那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皇甫惟明与盖嘉运,他们到底谁的奏报是准确的,我们身在长安难以知晓,”李林甫望着众人,沉声道:
“但此事务必严谨对待,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韦光乘道:“如果吐蕃真有大动静,盖嘉运不会不开口的,他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跟朝廷要钱?”
“那个人靠不住的,”裴耀卿道:
“去年我就看出来,此人对军务之事,有懈怠之嫌,留恋长安,久不愿去,应发文河西观察使王倕,探明敌军动向。”
“你这不是挑事吗?”牛仙客不满道:
“河西现在的节帅是盖嘉运,你让王倕去查探敌情,置盖嘉运于何地?这两人要是闹不和,出了祸事算谁的?”
裴耀卿呵呵道:
“随便找个理由不就好了吗?令其观察边境防务,这本就是在他的职责范围,盖嘉运有什么好说的?吐蕃叶如部到底动没动,事关重大,总是要查清楚的。”
一直没有吭声的门下省黄门侍郎陈希烈,摇头道:
“时间上似乎来不及了,王倕这一探一报,至少都需三四个月,恐怕陇右已经打起来了,不过河西早做准备,还是有必要的,他们如果能更大的牵扯敌军主力,陇右的压力也能小些。”
牛仙客摆手道:
“那要是万一大战是在河西打呢?盖嘉运之所以无法探明军情,也许敌军就是故布疑阵呢?现在的情况是,陇西有防范,河西还不怎么当回事呢。”
李林甫听到这里,拍桌道:
“正因如此,所以更有必要给盖嘉运提个醒,就如焕之所言,令王倕督查防务,盖嘉运着手调动健儿,以做大战之准备。”
张均一愣,脸色难看道:
“这么一来,是不是河西也得给他们筹备军需了?”
牛仙客笑道:“我们只要防患于未然,早做防备,吐蕃惧我军威,无从下手,大战就能变小战,甚至无战,耗费不会太大。”
你特么说的轻巧,出钱的又不是你?张均内心腹诽,户部侍郎这个差事,他是一天都不想干了
事实上,皇甫惟明在呈报军情,请求调拨军需的第二天,朝廷便已经发文送往鄯州,其上内容也很简单:你放一万个心,只管安心布置防线,军饷的事情朝廷一定供应。
能不能供应的上,是一回事,漂亮话必须提前说出去。
人家在前线,你总不能告诉皇甫惟明,我没有军需给你?
那仗还怎么打?类似于典故: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无论任何时候,你都要给边镇希望,他们如果绝望了,会让你也绝望的。
李林甫深谙其中的道理。
没钱、没粮、没布帛,这似乎不符合杜甫那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事实上,国家的各类仓库确实非常充盈,但问题在于:开支巨大,收支不抵。
我月薪三万,一个月却要花费四五万,这就是大唐眼下的财政状况,有钱是真有钱,花钱也是真能花钱。
李琩通过杨洄,希望能与李林甫单独会面,但一直都没能实现,因为杨洄在太极宫张罗武库的事情,甚至还需要去一趟太原,监管军器督造。
李林甫给了他一个临时官职,行北都军器监事,试用期一般是一到三年,杨洄如果干的好了,就能被正式任命。
虽然杨洄不一定稀罕。
其实李琩自己也没能想好,怎么与李林甫谈话,甚至对于能否说服李林甫,完全不抱任何希望。
说到底,军国大事,没有他参与的份,李林甫在权力斗争中或许觉得用得着自己,但是在国家大事面前,李林甫根本就想不起李琩。
石堡城这一次会不会丢?李琩自己也说不明白。
他按照往常的习惯,将自己关在房间内,凭借后世自己曾经做历史博主的经验,在纸上勾勒出了一幅大唐与吐蕃之间的边境防线图。
如果不备注文字的话,保准这张图就连牛仙客也看不懂,因为画的太粗糙了。
李琩费了老大功夫画成,自然不愿付之一炬,所以只以△、○、X等符号来代替文字标记。
一整天,李琩都没有从房间出来,饭食是女婢放在进门的屏风后,李琩自取。
傍晚时分,李迎月来了。
李琩抱着最后的希望,在房间内接待了对方。
“不行的,眼下四哥等闲都见不到阿爷,”李迎月叹息道:
“中书门下不是谁都能进的,有事询问,才会特召,参议大事的官员,眼下都被暂时安顿在宫中,出宫需阿爷批准才行。”
李琩点了点头,只能是接受这个现实。
见不到就见不到吧,就算见到又能如何?一来,自己不一定能左右李林甫的心意,再者,长安这边只是后勤,真正打起来,输赢还是要看前方的将帅。
好在这一次坐镇陇右是皇甫惟明,而不是历史上丢了石堡城的盖嘉运。
李迎月挪动脚步,来到书案后方,好奇的打量着图纸上的鬼画符:
“这是某种道家符箓吗?是不是太大了点?”
你什么眼神啊?你见过符箓能画在这么好的纸上?李琩又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