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二十五章 骑驴的南方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骑驴的南方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骑驴的南方人 (第3/3页)

    “李岫近来在做什么?”

    李迎月答道:

    “四哥最近与王鉷走的挺近,那个人好像一直在巴结他,以前边境有战事,将作监会调拨一些工匠前往营造防御工事,眼下各藩镇已经不缺工匠了,所以陇右的事情,将作监几乎是作壁上观,所以大多时间都和王鉷在一起,好像在商量圣人华清宫的修缮事宜。”

    李琩内心一叹,当皇帝就是好啊,不管别的地方缺不缺钱,皇帝反正是不缺钱,人家的各类开支一个都不能少,生活水平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受到影响。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家心里装的是九州万方,一地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石堡城就算丢了,李隆基最多郁闷几天,几天之后便是一切如故了。

    李迎月已经悄悄来至李琩背后,双臂探出,身子紧紧贴在他的后背,柔声道:

    “四哥让我提醒你,这种大事不要掺和,这是为你好,太子都没能参与议事,你插手是哪门子道理啊?”

    太子?李琩眉头一皱,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

    长安,东市以南,过了安邑坊,就是宣平坊。

    这座里坊内居住的北方人居多,南方人少之又少,有一个却在当下的朝堂,威高极高却没有多大实权的官员,越州永兴人,正授秘书监贺知章。

    他有一个加衔,集贤院学士,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纯的不能再纯的读书人。

    李琩如今是右金吾卫大将军,按理说,巡徼京师轮不到他来巡,但这不是想见贺知章吗?

    所以他出门了,只带了几名亲随,身边一个金吾卫都没有,就这么在长安城里溜达,以至于巡城的金吾卫,也不敢摸鱼了,老老实实的巡逻,以防被顶头上司抓个正着。

    傍晚散值的时间,李琩恰好进入宣平坊,与贺知章来了一个偶遇。

    这老头爱骑驴,因为他信道。

    其实多年前,大唐也有一个喜欢骑驴的,名叫张果,也是个道士,野史上记载,李隆基希望玉真公主下嫁张果,人家没同意。

    这是纯扯淡,你把王维当空气呢?论颜值,论才华,论年纪你都不是对手,别以为神话你是张果老,你就能跟王维争风吃醋。

    实际上就是一个名气比较大的道士而已,沾了李唐崇尚道教的光,人家王维信佛,逆水行舟,都比你名气大太多了。

    “这不是隋王吗?您这是巡查呢?”贺知章骑着驴,慢悠悠的朝着李琩这边过来。

    李琩骑着马,两人见面谁都没有下马的意思,就这么骑着坐骑打招呼:

    “申时刚过,您就已经回到宣阳坊,贺监难道也与我一样,比较恋家?”

    算算时间,贺知章至少都是下午三点就提前下班了,不过也正常,秘书省本就是闲差,再说了,一把年纪了,还能去上班,已经够可以了。

    李琩自问自己活到六十,就啥也不想干了,人家八十了,还天天早出早归的,已经很了不起了。

    “没去省内,从少阳院回来的,”贺知章笑道,他其实对李琩没有多少抵触,储君之争当年他也没插手。

    既不想插手,也没那个资格,因为那时候他还不是李绍的属官。

    不过他以前还给废太子瑛做过太子右庶子。

    “不请我进去喝杯茶?”李琩笑道。

    贺知章哈哈一笑:

    “老夫不喜饮茶,独爱饮酒,听说隋王亦是此道中人,若不嫌弃酒水粗劣,那便请吧。”

    人活到八十,就算你年轻时候是愣头青,活了这么大岁数,也该成精了。

    所以贺知章猜到,李琩是有事找他,故意在这里等着他的。

    李琩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品类丰富的酒具,有情调啊,喝酒还选杯子?

    在屋内坐下之后,李琩把玩着手里精致的玛瑙杯,再回想自己总是用木杯,顿时觉得落了档次。

    “陇右就要打起来了,贺监对此有没有什么想法?”李琩问道。

    贺知章慢悠悠的喝着酒,闭目回味着,答道:

    “隋王要是有什么想法,大可说出来,太子对你还是很看重的,需要老夫转达,大可直言。”

    “好!贺监快人快语,我也就不藏掖了,”李琩放下酒杯,正色道:

    “我要举荐一个人,去皇甫惟明身边,走吏部流程,还是皇甫自辟都可以,但前提肯定是需要太子同意。”

    贺知章顿时皱眉,睁目道:

    “其中深意,隋王可否告知?”

    李琩道:“这几天中书门下的议事,少阳院并未参与,但我相信贺监,一定能有所耳闻。”

    贺知章也没有装,坦诚道:“自有办法知晓。”

    李琩点头道:

    “皇甫惟明声称吐蕃举国调动,四如大军皆有行军迹象,但是盖嘉运那边,却没有发觉任何端倪,贺监信皇甫,还是信盖嘉运?”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人,人家除了向朝廷奏报之外,也有一份详细的汇报递送给了太子,两边的内容是一样的。

    而皇甫惟明肯定不会欺骗太子。

    贺知章脸色凝重道:“自然是信皇甫。”

    李琩道:“那么贺监觉得,中书门下又会信谁呢?”

    贺知章浑身一震。

    他所在的部门,虽然无法接触朝廷政务,但是少阳院的官员们,来自各个部门的可不少,消息汇总之后,会有清晰的答案。

    户部没有多余的钱调拨给陇右,那么他们自然会倾向于盖嘉运的判断,原因很简单,这样一来,筹备军需的压力会小一点,指标会定的低一点。

    出了事没关系,可以推到盖嘉运身上,是你监察失职,致使朝廷做出错误判断。

    能不能打赢,其实在很多官员心中,都不是他们最当紧的事情,他们真正在乎的,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我就是一个会计,薪水跟销售额不挂钩,销售额不是我考虑的事情。

    我就是一左后卫,孙兴慜走左路,他进球不关我的事。

    贺知章脸色越来越难看:

    “隋王的意思,河西这次会拖后腿?”

    “以防万一,”李琩沉声道:

    “我需要派一个人去皇甫惟明身边,给他提个醒。”

    “谁?”贺知章问道。

    李琩答道:“杜鸿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