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可真会捧 (第2/3页)
屎棍,离间他们和韦坚的关系。
李林甫真是无时无刻不在切割李琩与旁人的关系,好让李琩能够一心一意做右相府的盟友。
那么李琩若是不承认,就没意思了,于是他点头道:
“确实是我的意思,崔公有什么指点?”
崔翘摇了摇头,道:
“岂敢?隋王此举无疑是想与裴公置身之外,而且怀疑是李宪台在背后操纵交构之谣言,才会举荐韦坚以此报复,老夫今日有必要解释清楚,这件事绝对不是出自宪台之手。”
李琩淡淡道:“若是每个人的言语都能相信,那这世间便没有真伪之别,崔公的话我会记住,但若令我尽信,则不容易。”
崔翘点了点头:“李宪台绝不希望与隋王交恶,这份诚意,今后自然会让隋王知晓。”
李琩笑了笑,转移话题道:
“韩朝宗人呢?在家闲着?”
崔翘摇头道:“每日常朝都会参加,以便圣人询问山南东道诸州事宜,朝会结束后会去尚书省旁听政务。”
韩朝宗这个级别的官员,是不能让他闲着的,既然是搞行政的出身,自然是要去最高行政部门尚书省。
这与严挺之不一样,严挺之回来目标明确,不是户部尚书就是吏部尚书,但是韩朝宗就比较模糊了,不好安顿。
争取京兆尹那是李适之等人的一厢情愿,李隆基并没有这个想法。
当然了,最后花落谁家,看的是博弈。
“太府寺那边,查的如何了?”李琩又问。
他这是循序渐进的在探问情事,如果刚才询问韩朝宗的时候,人家支支吾吾不想说,那么李琩就不会接着再问。
崔翘本来也不想说杨慎矜的案子,但他又觉得,李琩眼下在长安,好像挺吃得开,与各方势力多多少少都有些牵扯,盖嘉运都是人家带回来的,可见这小子不是一般人,说说也无妨。
“亏空肯定不小,但太府寺的账做的太严谨了,暂时没有查出问题,”崔翘边走边说道:
“所以我们现在首先要搞清楚,太府寺建立账目,是遵循怎样的一套规则,有什么隐晦和技巧,找出这些猫腻,才能一窥全貌。”
一个会计一本账,说的就是人家的记账手法,大唐所有的财务部门,都有一套统一的记账规则,为的是方便上面查账。
但实际上,各家都有一本暗账,而立账的手法都不一样。
见到人家这么坦诚,李琩笑道:
“你们为什么不问问韦坚呢?”
崔翘笑道:
“不瞒隋王,韦坚这个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您的那些小伎俩也颇为奏效,他现在一门心思要争京兆尹,看不到希望,人家轻易不会给我交底,与人打交道就是这样,各取所需才能通力合作。”
他算是最大程度的对李琩坦诚了,甚至都明着承认了与李适之、韩朝宗是一个派系。
但与韦坚,是互相利用,若即若离。
况且太府寺的烂账本来就出自韦坚之手,韦坚怎么可能自揭其短?
“崔圆如今常会向萧炅请教财赋上的学术知识,毕竟是未来的岳父,萧炅也不会藏私,”李琩暗示道:
“今晚青龙寺有庙会,他刚才说,好像会去听戏。”
崔翘嘴角一翘,点头道:
“怪不得国宝郎对隋王评价极高,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萧炅和杨慎矜,曾经是会计和出纳的关系,玩的都是一种账。
但萧炅肯定不会卖了杨慎矜,因为大家都是右相的马仔。
但是崔圆就不一定了,但凡被崔翘套出一些太府寺做账的技巧规律,杨慎矜就算是完蛋了
韦坚为了争取京兆尹,已经没耐心等到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计划,再献给圣人,以愉悦圣心。
而是提前一步将自己所有的工程计划列了一个总章,下面分列十二个详细条目,呈给了李隆基。
这个人有着绝对的才华,但就是太激进了,以至于他的手段,主要用在了逢迎皇帝上面。
当然了,韦坚摸的挺准,李隆基就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所以他的这份工程计划,让李隆基整整研究了三天。
十二月初四,李隆基站在龙案前,依旧与高力士就案上的工程图卷及条目探讨议论着。
“这个韦子金,是个有用的人啊,”李隆基笑呵呵道:
“如果按照他这个法子,这条水渠一旦修成,天下财货可沿着运河直抵禁苑之外,连接龙首渠,他竟然还不要户部拨款,这个人,想法很大啊。”
高力士已经陪着基哥研究三天了,不得不说,就目前看来,韦坚的整个计划是非常好的。
禁苑在大明宫以东,是一片相当大的区域,既是皇家狩猎场所,也是囤积重兵的地方,地盘涵盖了整个汉朝长安城,开有十座城门,羽林军和龙武军的大营,就在这里。
里面湖光三色,共有离宫亭观二十四所,是唐高宗李治最喜欢去的地方,李隆基则对那里不太感冒。
韦坚的计划,是在禁苑以东的浐水旁挖一座大水潭,修建一座码头,四方每岁贡品,往北经浐水渠进入大明宫,送入国库,往南经龙首渠进入长安。
等于是彻底打通洛阳至长安一线的漕运,除了三门峡那边有天堑,需要走十几里陆路转运之外,整条运输线全走水路。
单是运输这一项,每年将为朝廷节省一笔超级巨大的开支。
高力士感慨道:“这个人是真厉害,但是这么大的工程,他经营至今,没向户部伸手要过钱,他是怎么维持的?”
李隆基笑了笑:“别管用什么办法,能为朝廷结余,就是好事。”
其实他是没脸说,高力士也在装傻不知道。
装聋作哑,是皇帝的必备技能,方便今后韦坚出事,他可以置身事外。
两人心里都清楚,韦坚将该免的劳役,重新加在了运河沿岸的百姓身上,而且服役时间从两个月增加为四个月,为期三年,可谓压榨平民,抽筋剥皮。
他也不想这么干,遗骂名于天下的事情,谁愿意干?
但是没办法,他敢要钱,户部那边绝对不给批,李林甫必然会阻止他,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宁教我负天下人,也要讨好当今圣人。
“十八郎怎么还没有来?”李隆基突然皱眉道。
他已经派人召见李琩,原因是杨玉瑶带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