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可真会捧

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可真会捧

    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可真会捧 (第3/3页)

一坛凉州产的葡萄酒,请贵妃试尝,贵妃很喜欢。

    不喜欢,也得喜欢,因为这是盖擎的一份心意,是代表河西藩镇示好杨家。

    一坛普普通通的葡萄酒,代表着河西对贵妃的支持,盖嘉运来长安的时候进献白鹿,不过是恭贺贵妃册封的正常举动,但并没有表现出对贵妃的支持。

    盖擎就不一样了,明显有依附投靠倾向。

    李隆基绝顶聪明,自然要将这件事情落实了,毕竟眼下的朝堂,很多官员对贵妃颇为不敬。

    他们这是冲着贵妃吗?还不是冲着朕?

    高力士出去催,结果又等了半个时辰,李琩才来了。

    因为他在一处犄角旮旯的宝藏小店吃饭,宫里派去的内侍找了很久才找到他。

    “你现在可真是自由啊,朕传召你,还得让朕久等啊?”李隆基笑呵呵道。

    他今天对李琩的态度非常和善,因为他看得出,是李琩在中间牵线,河西才会有如此态度。

    当然了,杨三娘更是功不可没,正是因为人家的积极奔走,才终获硕果。

    李隆基是这么认为的。

    这件事,李琩和杨玉瑶私下都商量好了,千万不能将李琩给推出来,圣人问起来,就说都是杨玉瑶自己在背地里张罗的,李琩不过是个中间人。

    “儿臣贪嘴了,寻个了个难寻的小店,吃了份毕罗,以至于误了父皇的事情。”

    毕罗是从波斯传入大唐的一种馅饼,可烤可煮,既然是馅饼,肯定有馅,里面什么都能装,被称为“包罗庶物,囊括宇内”,已经在大唐南北盛行,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美食。

    李隆基顿时一愣,你特么话里有话啊?

    毕罗是武惠妃最爱吃的一种食物,以至于她的子女也都偏好这口,眼下是十二月初三,十二月初七,是武惠妃的祭日。

    “你阿娘的祭日就要到了,届时朕会令翰林院撰祭文,光禄寺备祭物,你与咸宜他们一起,往陵前祭拜吧,”李隆基淡淡道。

    从前李琩他们祭奠母亲,都在是太极宫内,没办法去陵前服丧,因为基哥还没死。

    所以他们的三年服丧改为每人家中设贞顺皇后灵堂,香火不灭,灯油火烛全部由禁中供应。

    目前为止,基哥是想和武惠妃合葬在一起的,因为就在惠妃敬陵旁的一大片区域,如今已经禁止闲人进入,说明这里会是将来的皇陵。

    但是历史上,基哥与元献皇后杨氏合葬在泰陵,元献皇后就是太子李绍的妈,皇后也是李绍封的,也是他强行将基哥与自己妈埋在了一起。

    瞧见儿子有多重要了吧?盖嘉运有时候都怵盖擎,就是因为他死后在下面活的好不好,有没有钱花,得看人家盖擎。

    如今是武惠妃过世的第四个年头,三年服丧期过去了,按照礼制,皇后祭日当天,皇帝都得素服免冠,文武百官也一样,还要举行盛大的祭礼。

    但基哥肯定不乐意,他现在根本不想看见素服。

    你不乐意,我也得说,只见李琩道:

    “是不是需要罢朝一日,举城祭奠?请父皇示下。”

    朕就不该追封她皇后,这下好了,将朕的军?李隆基淡淡道:

    “还是一切从简吧,今年朕伤心太多次了,不想再伤怀了。”

    李琩不吭气了,一脸的不满。

    他这是故意的,涉及到人伦常情,是可以适当的跟基哥摆脸色的,这样一来,基哥会觉得他是个性情中人。

    也会觉得委屈了李琩和咸宜他们。

    那么自然就要适当的补偿一下,不然说不过去的,因为是你不尊重我们的妈,还带着全天下的人不尊重我们的妈。

    高力士也觉得从简有些不合适,毕竟是皇后,但他也清楚,基哥肯定不想大办,于是帮着劝说李琩道:

    “十八郎要理解圣人的苦心,你就代圣人往咸阳祭奠吧。”

    见好就收,只要基哥有个愧疚的态度,李琩的目的就算达到了,你不能再逼了,再逼人家,人家弄死你。

    李琩点了点头:

    “儿臣自然体谅父皇,父皇万勿再伤怀了。”

    李隆表情悲伤的点了点头,仿佛陷入某种伤心的回忆当中,很久后,才朝李琩问道:

    “你觉得韦坚这个人,怎么样?”

    能怎么样?自然是非常好。

    李琩一下子就听出来了,基哥这是要给自己送一份人情,说明基哥已经属意韦坚接任京兆尹。

    只要李琩随便夸上韦坚几句,那么基哥就可以对外宣布,隋王举荐韦坚。

    算是弥补武惠妃不能大祭给李琩带来的遗憾,也可以离间李琩和太子的关系。

    虽然韦坚的人情,可以说一点用都没有,因为这个人,本来就是不记恩的,但是李琩肯定还得夸。

    人前莫说人短,人后不论人非,这并不是一条道德标准,而是一条自保的行事准则。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的,你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难保不会被传出去,传出去之后,那个人会怎么报复,你肯定不知道。

    遇到狠的,说不定弄死你。

    所以说,不要谈论别人的坏话,其实是在保护自己。

    李琩今天但凡说一点韦坚的不好,肯定传出去,基哥就是这么喜欢恶心人,而且李琩事后根本不知道已经传出去了。

    “绝对的大才,宰相之姿,”李琩正色道。

    李隆基顿时一愣,与高力士面面相觑,见过捧的,没见过这么捧的?

    他才到哪个地步啊?你就说他能当宰相?

    “十八郎言重了,韦坚当不起这样的盛赞,”高力士笑道。

    他这句话,无疑等于是贬低了韦坚,也就是说坏话,但人家不担心传出去,因为圣人和李琩,都不会外传。

    李琩笑了笑:“只是我个人见解,或许是因为我才疏学浅吧。”

    这是自贬,因为我不行,所以觉得韦坚行。

    李隆基嘴角微翘,哼了一声道:

    “朕的那位堂姐,究竟给杨洄留了多少?你知否?”

    李琩硬着头皮道:

    “据儿臣所知,杨洄真的没钱,因为他眼下竟然与商人沆瀣一气,令人不齿,儿臣已多番训斥,望其回头。”

    李隆基似笑非笑的摆了摆手:

    “回去吧。”

    李琩缓缓退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