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永王李璘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永王李璘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永王李璘 (第1/3页)

    “平日离开十王宅,与此番感悟不同,若成常势,该有多好,”

    永王李璘出发了,他刻意在王府捯饬了一番,带上自己的幕僚和亲卫队,离开了十王宅。

    以前出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的,而且基本都跟在太子身边,是个陪衬,不是参加他爹举办的宫宴,就是某类典礼,属于他自己的社交,少之又少。

    这次不一样了,他是奉旨办差,整个人要自由很多,而且有一旬时间,无疑给他一种憋闷一整年终于盼来假期的畅快感觉。

    王府长史韦子春笑道:

    “永王还是要慎言,此番出宅与往昔不同,切记谨言慎行。”

    韦子春原先是刑部主事,后来还干过秘书省的著作郎,参与修订律法,但因为当年牵扯了牛仙童一案,被罢了官,然后便托关系给李璘当了王府长史。

    他们当下不是去大理寺,也不是去右金吾,而是去隋王宅。

    不是查案,而是探望隋王妃,准确点说,是李璘的侄儿李佶。

    李璘本人,绝对不是一个酒囊饭袋,虽然他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这样的,但那是在十王宅,如果能够出来,他就是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人。

    因为一个人当下的行为举止,与他所处的环境关系极大,随着环境变化,人也是会变的。

    平时见到李琩就开呛,这次人家倒是玩起了人情世故。

    隋王宅,兰方院的客厅,

    李璘低头品着茶,朝坐在对面的李琩笑道:

    “我母妃出身太原郭氏,与四娘是同族,十八郎又是我的亲弟弟,于情于理,我都应先来探视一番,案子是案子,亲情是亲情嘛。”

    李琩看了一眼李璘背后的韦子春以及那两名内侍,忍不住笑道:

    “这个差事怎么就落你头上了?你就这么想对付我?”

    “欸~~~胡言!”李璘放下茶杯,皱眉道:

    “我来负责这件案子,是最为公允的,别人不会袒护你,但我不一样,这也是父皇让我主办此案的深意,我看呐,你不如早早写份请罪的奏疏,向父皇认个错,这事也就了结了。”

    “请罪?”李琩挑眉道:

    “这么说,你觉得我有罪喽?你要是带着这个想法查案,我怎么觉得我有点不妙啊?”

    韦子春赶忙接话道:

    “永王不是这个意思,这件案子可大可小,永王也是担心有人借题发挥,将事情捅大。”

    李琩冷笑道:“不是已经捅大了吗?都捅至圣人那里,还不叫大?你们想要多大?”

    “瞧瞧,胡搅蛮缠了不是?”李璘一本正经道:

    “是有人要针对你,但不是我,刚才我都跟你说清楚了,老大他们当下对你非常不满,打算给你点教训。”

    他来之前,自然已经得到太子的嘱咐,查办这件案子的核心在于,挑拨李琩与庆王琮等人对立。

    太子李绍对李璘还不放心,于是便让他身边的两个内侍跟着。

    一个叫啖廷瑶,一个叫段乔福,就是眼下站在李璘屁股后面这两位。

    “你平常不是也对我颇多怨恨吗?难保你这次不会落井下石,”李琩淡淡道。

    李璘笑了笑:

    “咱们兄弟的矛盾,不过是小打小闹,斗斗嘴而已,不会动真格的,严武那桩公案,我不也没掺和吗?”

    他的正妃,就是侯莫陈超的女儿,历史记载是第六女,实际上是第二女,严武杀了的那个是第三女。

    他当时真的没有掺和吗?掺和了,碍于老丈人的面子,怎么可能不掺和。

    人家既然是来看孩子的,李琩自然也非常客气,罕见的没有跟李璘针锋相对。

    兄弟俩难得会像眼下这样,双方都这么心平气和。

    坐了一个时辰,李璘便离开了。

    这件案子虽然告的是李琩,但人家现在喜当爹,肯定不可能直接找人家问话,先将整个事件都查清楚了,再找李琩不迟。

    李璘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太子对他的嘱咐,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不要将事情搞的太大,他虽然认可,但具体怎么做,是要因地制宜的。

    这是父皇给我的差事,我只向父皇一个人负责,所以要做到不偏不倚,绝对不冤枉李琩,也不会偏袒。

    事情是怎样的就是怎样,因为我要让父皇知道我处事公允,不属于任何一派,是一个有能力的干练亲王。

    李璘的脑子绝对是灵光的,人家基哥这次让他主办,其实就隐含了试探太子的心意。

    他真要按照太子的嘱咐去办,反而会给太子惹麻烦

    在大唐,想要抓到一个人犯,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就看你当没当回事,也就是说,是看这个人犯值不值得耗费大量人力资源来抓你。

    打个比方,你牵扯的案子,就值一百贯钱,那我就不能使用超出一百贯的经费来抓你,那是浪费司法资源,但也不会不抓,而是慢慢来。

    但如果你牵扯重大,那花费多大人力物力,都得逮到你。

    徐重终究还是小看了大唐的司法系统,他以为当下那么多逃避兵役的人都没有被抓回来,只要他藏得足够隐秘,肯定不会被抓到。

    但是他也不想想,逃役的那些人,值得官府大张旗鼓搜捕吗?

    还没逃出关中,他就被人给逮着了,长安派出去的不良人将他押解回京,关进了大理寺狱。

    此人是混混世家出身,从爷爷那辈开始,就是不良人,亲爹混的好点,进了金吾卫,他又顺利接班,如果不出意外,他儿子也能接班。

    勉强就算他是江湖中人吧,这类人有个特点,嘴巴严。

    而且徐重久在金吾卫,平时也拿过不少犯人,他很清楚,如果想活着离开大理狱,就千万不能卖了驸马。

    一旦卖了,全家都完蛋。

    大理狱,负责审问徐重的是大理寺丞杨璹,李璘收到消息后也赶来了,就在隔壁旁听。

    “老黄狗是个惯偷,我丢了十贯钱,必是此人所窃,但是他不认,”

    徐重头发凌乱,已经被换上了囚服,隔着栅栏,朝外面的杨璹道:

    “我本意是找人教训教训他,绝没有下死手的意思,后来听说人被打死了,这才害怕担罪,逃离京师,既然他人没事,那我应该也没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