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圣何塞 (第1/3页)
萧良现在已经从一线研发工作脱身出来,平时除了将主要精力放在蜗巢科技研发工作的整体管理与推进上,还要挤出时间盯住鸿盈科技的产能建设与爬坡。
其他条线的工作,正常情况下,也都是每隔一段时间,集中将整体运行状况汇报到萧良那里即可。
圣何塞分部作为星源在海外最重要的运营平台之一,地位相当重要,要不然也不会安排王新过来负责,但萧良也没有精力随时随地关注圣何塞分部的工作进展。
萧良也是到了圣何塞之后,这时才听王新等人当面详述第二季度的工作进展。
除了苹果公司非投资财务角度的大量资料外,王新这段时间也准备了不少硅谷新能源汽车创业团队的资料,萧良一到就上了工作强度。
自九十年代欧美像通用这样的汽车巨头都纷纷开始重视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在相关领域投入不少资金与技术,成为两千年前后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过,这一领域更多的小规模创业团队,则主要集中在硅谷,除了在硅谷更容易找到风险投资外,也跟硅谷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九零年就出台零排放车辆计划直接相关。
前世加州两千年前后在空气治理、能源节约等方面。要比美国其他州更为激进、积极的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被公众普遍认为这些是电动车发展得以大步迈步的关键因素。
蜗巢科技在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寻找合作伙伴跟机遇,自然也是非加州不选,不可能跑到底特律或纽约去。
可惜的是,现阶段推动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主体,还是那些汽车巨头。
目前除了通用汽车宣布关闭EV1计划造成整个行业的信心受挫外,其他汽车巨头也天然厌恶风险,轻易不敢在安全性还没有办法得到保障的锂电池基础上开发全新的动力系统。
锂电池组作为全新的动力系统,有可能频繁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是这些汽车巨头完全接受不了的,一旦发生严重的事情,对这些汽车巨头的品牌打击,也是相当致命的。
虽然这一个个欧美汽车巨头,在发展电动汽车技术的保守姿态,最终会导致他们在新能源时代全面落伍,但现在还远没有到嘲笑他们的时候。
蜗巢科技目前在锂电池领域积累的安全技术,也远不足以赢得这些汽车巨头的信任;而蜗巢科技所掌握的电机、电控技术,在这些汽车巨头面前又更是不够看。
短时间内蜗巢科技直接找欧美汽车巨头合作,完全是不现实的。
而现阶段,硅谷是有一些电动汽车开发团队,但又主要都是爱好者级别的。
王新到加利福尼亚州之后,前后密切接触二十多个这样的团队,还没有发现哪家真正具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更不要说还要具有将一家初创公司真正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与顽强毅力了。
王新在圣何塞也有关注通用汽车EV1研发团队成员的状况。
他这两个月注意到一名叫科考尼的工程师,今年年初在离开通用汽车后,来到加州加盟了一家名叫AC推动力的小型科技公司,担任技术主管。
AC推动力公司是一家向市场提供交流电感应电机及技术解决方案的小型科技企业,这两年也有在发展电动汽车专用的感应电机技术——这些都与科考尼在通用汽车的工作经历与担任的职务有关,也是科考尼能直接担任技术主管,成为公司合伙人的关键原因。
除此之外,AC推动力公司今年年初还提出车网互动(V2G)概念,并且在加州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了初步的技术试验,这更加引起王新的注意。
九十年代以来重新受到公众关注的电动汽车技术,仅仅是单向从电网充电,但AC推动力公司提出的V2G车网互动概念及技术雏形,是考虑电网负荷过高时,汽车动力电池所储存的电力,还能够反向输入到电网之中。
也许再过二十年,电车作为分布式储能式的“移动电厂”这一概念,不会叫人感到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在2001年的当下,这要算极具先锋意义的概念跟技术了。
可惜的是,具有先锋意义,同时也意味着不实用,没市场。
此时电动汽车技术所采用的电池储能系统成本超高,注定了推动力公司提出这一概念与技术雏形,不可能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跟关注。
不过,王新第一时间关注到这点,自然是有原因的,在资料里也有详细的介绍。
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此时在欧美方兴未艾。
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促使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府推出再生能源补贴政策,也使得国内这两年涌现出不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领域的装备制造企业。
蜗巢科技目前也已经在阀控铅酸电池的基础上,开发为风力及光伏发电配套的储能系统以及逆变器等关键装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