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384章 好戏正要开场:颠覆行业的创新销售模式!

第384章 好戏正要开场:颠覆行业的创新销售模式!

    第384章 好戏正要开场:颠覆行业的创新销售模式! (第1/3页)

    能验证北川秀判断的结果很快就来了。

    第二天报纸上便连篇都是有关《北川文库》线上版大爆的相关新闻。

    此前不少业内人士或公开或私下质疑过北川秀创建新文学品牌,且该品牌还是和他文坛地位极不符合的轻文学品牌的行为。

    那么多人看衰《北川文库》的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轻题材再怎么火爆,也不可能挤兑得了活了上百年的纯文学市场。

    没错。

    《电击文库》等“四大天王”很火,实体杂志的销量也在节节攀升,甚至已经能和一线文学杂志扳扳手腕了。

    但这类轻杂志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

    那就是支持它们的大多是心智并未成熟的年轻人,甚至超过半数是没有太多民事能力的未成年人。

    这些人的消费能力低下,社会影响力几乎为零,还容易搞出舆论风波。

    而为了满足这些年轻人的癖好,日本轻在逐渐往猎奇、色情、三观不正的方向靠拢。

    也是因为这个原故,如今大量轻进军实体书市场,唯有之前爆火的《奇诺之旅》卖得很好。

    后来居上的那些,口碑不错,在ACGN文化圈里也有热度,但一出实体就暴死。

    现在“四大天王”更倾向于出“口袋书”系列,用量取胜,完全不指望轻的实体书能和正儿八经的文学作品抗衡了。

    当然,也有“懂哥”站出来说是经济日渐低迷,导致民众的消费意愿下降,昂贵的文库本无人问津,廉价的“口袋书”大火特火。

    说这是经济萧条时期的“口红效应”。

    总之众说纷纭下,谁也改变不了轻质量参差不齐,多次进军实体书市场失败,且完全不被主流文学奖项所容等尴尬情况。

    北川文娱跟风搞《北川文库》,势必会在这种舆论环境下被认为是北川秀想搞一波钱。

    偏偏北川秀看似为了打破众人的质疑,还亲自下场写了《环界1:铃》,并干脆让更不被看好的线上版先面世。

    好似这一切都在指向北川老师欲盖弥彰,终于被大家掀出了本来面貌。

    然而就在《北川文库》正式上线的第三天,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里全是有关它的数据,以及各种赞美之词。

    《北川文库》线上网站实行游客访问或者会员注册访问制度——会员注册是免费的,但只有会员才能在网站进行充值,付费观。

    截止至1999年3月12日中午12点,《北川文库》线上网站已突破1.2亿次游客访问量,其中会员访问量为0.98亿次,目前有效的会员注册数量为1200余万人。

    根据日本邮政省去年发布的“1998年版通信白皮书”,截止1998年年底,日本15岁到69岁的因特网用户数为2706万人。

    即便《北川文库》的会员注册有些许水分,但基本可以肯定,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日本网民在两三天内得知《北川文库》开站后,便蜂拥前来注册了。

    这和当初北川秀开设私人网站“北川の小书屋”时的情景一模一样。

    换言之,即便北川老师真是像那些人说的那般,为了圈钱而搞出了“北川文库”这一文学品牌。

    以他今时今日在日本国的影响力,就是会有近三分之一的读者愿意了解,甚至买单!

    这一巴掌糊在脸上,不痛不痒,但正好能有个红手印,让他们格外的尴尬。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注册会员又不代表一定会付费,乱七八糟的收费模式和收益情况,完全没有实体书“首刷日数据”来得直观和量化。

    但这次,北川秀显然是早就想好了这些人会怎么反驳,会怎么挑刺,在他们发声之前,《北川文库》的财务报表和各类内部数据就先行一步,比Oricon公司公布得还快,就这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堵住了所有反对派的嘴巴。

    据《北川文库》的财务报表显示,1200余万的注册会员中,有约400万人在网站进行了充值并消费,人均消费数额还没有统计出来,但一共就十几篇见刊,它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