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388章 没有人理解,但也没有人敢质疑!

第388章 没有人理解,但也没有人敢质疑!

    第388章 没有人理解,但也没有人敢质疑! (第2/3页)

科没法不期待和好奇。

    奥德梅松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把目光投射回了自己还在写的《北川秀注解集》。

    他和日本的文坛好友竹内治携手做着北川秀所有的注解和研究,这是一项足以让他们投入剩余所有生命的工作,虽说新书很诱人,但一切尘埃未定前,他也只能忍住好奇,继续把心思放回到工作上了。

    最近新出的《环界》他还没来得及看,但互联网上似乎已经出现了读者自发翻译的简陋“法文版”。

    奥德梅松很少上网,前几天倒是听来他家玩的孙女提及过,《环界》好像是一部剧情刺激紧张,内容无比有趣的恐怖,很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

    连大众文学都称不上的边角料恐怖,还自己弄了一个什么轻站

    奥德梅松有时候越是分析北川秀,越是觉得这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像是个病入膏肓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他的作品千奇百怪,他的想法和思维异于常人,好像有无数种不同的人格寄宿其中,却又偏偏很完美的整合在了一起。

    这世界上,原来真的有天才。

    诺奖官方取消了北川秀的“禁止参选”公文,并恢复了他“诺奖日本方面提名人”的资格后,负责运营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也顺势借坡下驴,把那些自发离开的终身评委们又喊了回来。

    马悦然、克努特等人其实也舍不得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这个身份。

    见瑞典文学院也发布了处理阿尔诺俱乐部,以及谴责阿尔诺夫妇的公文后,他们便趁机回了文学院。

    只是他们屁股还没坐热,日本那边就传来了北川秀新书要写“沙俄”的讯息。

    再三确认了不是谣言后,一群人的懵逼程度不比奥德梅松等人低。

    他们对沙俄文学和文坛的认知,还停留在1965年,米哈伊尔·亚历山大洛维奇·肖洛霍夫凭借《静静的顿河》拿了诺贝尔文学奖。

    但肖洛霍夫1984年就去世了,在这之后的十五年里,沙俄文学愣是没有出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文学家!

    而且这帮人也不喜欢和其他文坛的人玩,什么奖项,什么文学组织,什么文学节,能看到一个都算你赢!

    哦,这几年好像只有英国的布克奖在那边设立了一个“分奖”,但也不怎么被他们的土著认可就是了。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沙俄,那还是封建和奴隶制时期吧?”马悦然微微皱眉,“好像他们自己都不怎么写那个时代。”

    “不是不写,而是不敢写,害怕写。”比较了解那段历史的克努特如数家珍般说道,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改革沙俄陈旧腐朽的政治经济体制,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了俄军在克里木战争中所暴露的诸多问题。

    而废除农奴制就是改革必须,且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可惜这个改革没那么顺利,磕磕绊绊实行了二十多年,其中的阻力大得吓人。

    1881年3月13日,亚历山大二世准备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但就在这一天,他遇刺了”

    废除农奴制度,就是在挑战整个沙俄的贵族阶级,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令人敬佩,也令人惋惜。

    即便你是一国之主,要挑战一个巨大利益阶层,也得掂量一下。

    就是这么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面涉及到的利益集团和黑暗漩涡数不胜数,连他们的自己人都不太敢写,不太敢去翻旧账,就别提外人来插一脚了。

    克努特说完,汇聚在文学院的终身评委们就都沉默了。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暂时取消不评选了,但好的作品他们依旧要看,且会累积到明年一起评选。

    换句话说,明年,也就是千禧年、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含金量会比以往任何一届都要高——

    既卡在了最有话题度的新世纪初,又是两届参选者的共同评比。

    谁都知道北川秀气势汹汹的是冲着他们来的,但这一拳打过来,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啊。

    “沙俄那边怎么看?”

    “你管沙俄那边干什么?总之只要北川老师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