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这世界上只会有一个托尔斯泰;同样,也只会有一个北川秀! (第1/3页)
上午8点20分。
伊戈尔顶着寒风来到文史系的教职工办公室。
四月下旬的莫斯科还处于尾冬季节,昼夜温差可高达20℃,一天里又数清晨和深夜最冷,温度有时能低至零下。
才走进办公室,一股暖洋洋的风浪就朝他的头顶袭来。
伊戈尔还没来得及脱下灰色毡帽,就听见嗓门最大的维肯季·维肯季耶维奇·魏列萨耶夫冲着某人高声吼道:“这绝对是沙俄文学史上无法被忽视的一部杰作!即便他只有二十七岁,我依然认为他足以和托尔斯泰、普希金等沙俄顶级文学家齐名!”
“你放屁!我承认《童年》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北川秀以外国人的身份写出了我们国家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风貌,这是一件极其震撼人心的事。
可是”
另一道尖锐的声音伴随着维肯季的怒吼同步响起。
已经走进门的伊戈尔不用看都知道,和维肯季互喷的必然是办公室里最不让人省心的那个菲莫维奇。
两人都是享誉全球的顶级文学家,维肯季凭借文学论著《活跃的生命》和《生活中的果戈理》拿到了斯大林文学奖金,堪称沙俄文学界的活化石;
菲莫维奇的一系列短篇则奠定了他沙俄短篇巨匠的地位,他也是圣彼得堡大学文史系里惟一一个以短篇见长的教授。
这两个老家伙,一个坚定不移的认为长篇才是文学王冠上的那颗璀璨明珠,一个则咬死说短篇才最能体现一名文学家的创作能力。
长篇or短篇,这论题两人从大学时代争论至今,四十多年来谁也没说服谁,连文史系的学生们都知道了文史系办公室有这么两个“活宝”教授。
显然,今天引发两人激烈探讨的导火索就是北川秀的《童年》。
菲莫维奇还没说完,维肯季就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你才放屁!我看你就是因为没能成为《童年》的翻译者,没了这个一起被载入沙俄文学史的好机会,这才恼羞成怒,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没问题也要找点问题出来说说!”
“我我不是!”菲莫维奇涨红了脸,连连摇头后退,好像是被维肯季说到了痛处。
要说心里对翻译《童年》没什么想法,那肯定是假的。
菲莫维奇也是沙俄文学界有名的翻译家,只不过没像伊戈尔那么坚定和执着罢了。
他以前专职翻译欧美,奈何欧美列国与沙俄的关系一直很尴尬,他翻译的大部分只能在黑市流传,没法正经出版。
没有翻译收入,自然就没了翻译动力。
成为圣彼得堡大学文史系教授后,菲莫维奇的工作重心就全放在了指导学生写短篇上,已经很久很久没碰翻译作了。
伊戈尔被阿列克谢邀请翻译《童年》,这事菲莫维奇也知道。
事实上,阿列克谢曾一口气找了好几名叫得上号的文学翻译家,起初想让他们成立一个翻译联盟,一起协同翻译北川秀的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
菲莫维奇就是被邀请的其中一名翻译家。
然而大家都对来自日本国的北川秀心存偏见,且一堆沙俄文坛大拿联合翻译一部外国人写的沙俄,怎么看都是一件很掉逼格的事。
于是菲莫维奇等人都婉拒了阿列克谢。
从维肯季嘴里听完了翻译事件的来龙去脉,站在门口的伊戈尔瞪大眼睛,没想到原来是自己捡了漏,而不是《新世界》真下定决心要把这个重任交托给他!
在成为一名商人后,原先和他一样热爱文学的老友没想到也渐渐成了贪金恋银的老狐狸!
不过最后的结果终归是好的。
此时看着《新世界》里那部引起了巨大反响的《童年》,上面的翻译者赫然写着他的名字,这就足够了。
“呦!伊戈尔你终于来了!”
喷得正爽的维肯季这才注意到门口的伊戈尔,笑着冲他打了个招呼,
“菲莫维奇这家伙正不要脸的嫉妒你呢。”
“你放屁!”菲莫维奇的脸越来越红,矮小肥胖的身体像个不倒翁,左右摇摆着,配上他理屈词穷的表情,颇具喜感。
办公室里顿时发出了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