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我想这部小说,足以让他拿下明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第1/3页)
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
迎着早春暖风走来的克努特和马悦然如往常一般在大门口脱帽伫立了三分钟。
原本在他们眼前的这块空地上,有一块象征着文学院所有人毕生追求的座右铭石碑。
石碑上写着的“天才与鉴赏”曾是他们这群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们最崇敬的格言警句。
然而在去年发生了令人羞愧的阿尔诺俱乐部事件以及阿尔诺骚扰女王储事件后,这块座右铭石碑顿时成了瑞典文学院最大的笑话。
阿尔诺夫妇在瑞典文学界只手遮天,他们的阿尔诺俱乐部还慢慢渗透了整个西方文坛,若不是这次被瑞典国防部抓了个正着,天知道他们还会干出什么恶心的事。
而随着阿尔诺夫妇的落网,诺奖官方对北川秀的惩戒和故意抹黑也被一一扒了出来。
这使得座右铭石碑上的“天才与鉴赏”显得更加小丑。
今年年初,瑞典皇室委托国防部将这块座右铭石碑搬至斯德哥尔摩大学——
他们要等明年奖项评选恢复,阿尔诺夫妇事件彻底尘埃落定后,再把它给还回来。
这一行为和某东方古老国家在古代时让弱小国提供质子类似,简直就是在啪啪啪打瑞典文学院的脸!
偏偏阿尔诺夫妇事件后,第一个选择装死的就是诺奖官方。
评委会和理事会只是把黑锅推给了瑞典文学院,然后勒令整改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随后又解除了对北川秀的封禁,便不再帮他们出头。
于是不管克努特他们怎么努力,斯德哥尔摩大学都不愿意归还座右铭石碑,还故意把它晾在学校广场中央,看着它风吹雨淋,被万人唾弃——
斯德哥尔摩大学里有很多北川秀的拥趸,尤其是走出过好几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文史系,上至教授,下到学生,都对诺奖官方故意抹黑北川秀的行为非常不满。
他们现在就把气全部撒在了座右铭石碑上!
无奈之下,每天准时来上班的克努特等人只好对着空无一物的草地行注目礼。
“以前它在时,我气愤学院对北川老师不公,也跟着唾弃和看不起它。
可直到它被人搬走,成为无数人嘲讽的对象时,我心里又难受得利害。”
克努特重新戴上毡帽,有些伤感地看着空白草坪,对马悦然低声道,
“人啊,果然只有在失去时,才会意识到某样东西的珍贵。”
“所以我们更加不能让诺贝尔文学奖彻底沦为别人口中的笑柄。”
马悦然重重哼了一声,手中那本英文版的《文艺》此刻显得格外夺目,
“世界文学三大奖里,诺奖一直遥遥领先,比龚古尔文学奖和布克文学奖更有知名度,要是它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以后去了天堂,我们也没法向老一代文学家们交代。”
“但愿暂停一年能冲淡他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负面看法吧.”
克努特也不想诺奖成为“路边一条”,尤其是美国文坛倾尽全力打造的普利策新闻文学奖正对世界文学三大奖的地位虎视眈眈着。
可这不是他说了算,也不是文学院的这些同事说了算的事。
“不现实。”马悦然摇头道,“在互联网上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文学界亦然。
大家不会因为奖项停止颁发一年,就会遗忘这段黑历史。
相反,等今年9月份,学院开始向全世界征收被提名人名单时,这件事一定又会被居心叵测的人搬到台面上来说。
届时我们也许要承受比现在还要恐怖的舆论浪潮!”
“科技的发展速度远超你我想象。”马悦然又补充了一句。
他很喜欢东方文化,也因此爱屋及乌,了解了不少东方几国的社会现状。
日本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极快,以前一件事要从东京传到四国岛,起码得大半个月时间。
有了电话、电视后,消息传播速度快了些,但也局限于能拥有这些科技产品的富裕家庭。
六七十年代日本的电视完全普及,报刊杂志也来到了订阅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