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世子稳重点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此消彼长

第一百四十六章 此消彼长

    第一百四十六章 此消彼长 (第3/3页)

煦笑道:“说的无非是老调重弹,什么宋辽兄弟之邦,睦邻与善什么的,没什么新意。”

    “但是,这封信里的语气措辞,可比往年柔和了许多,子安或许不知,往年耶律洪基给朕的来往的国书和信件,语气可是居高临下,读之令人十分厌恶,可是今年……哈哈!”

    “看得出来,辽国对我大宋的燧发枪十分忌惮了,否则耶律洪基的语气不会这么柔和,信里甚至主动提起了澶渊之盟,重提当年两国盟誓,说是兄弟之邦绝不相残,绝不启战。”

    赵孝骞微笑道:“现在轮到辽国担心我大宋主动挑起战事了。”

    “不错,子安当初邀辽使西郊秋猎,着实是一步妙棋,当时尚不觉得,这也没过多久,效果就出来了。”

    “让辽使回去详细描述燧发枪之威,比咱们自己吹嘘厉害强上百倍,如今辽主约莫已确定,两国若再启战,战场上他们怕是再也占不到便宜了,这才有了这封语气无比柔和的信。”

    赵煦看着赵孝骞,目光里掩饰不住的欣赏。

    这是一个无声无息间改变了国运的大才,而且他还是自己的宗亲兄弟,仅仅只是这封信,已让赵煦扬眉吐气了。

    “子安,接下来宋辽两国是继续维持现状,还是……挑起一场战事试试?”赵煦突然问道。

    赵孝骞还没说话,一旁的赵佶却震惊地看着二人。

    宗亲不可干政,这是祖宗规矩,官家却以国事相询,而且是如此重大的国事。

    这些事难道不应与政事堂的相公们讨论吗?为何官家单独垂问赵孝骞?

    此刻的赵佶心情颇为复杂,抿唇站在一旁不敢出声。

    赵孝骞沉吟片刻,道:“大宋需要一场胜利,需要扬国威,所以臣认为,宋辽必有一战,但此战不在眼前,而在一两年后。”

    “虽然我大宋有了新式火器,但它只是影响胜负,并不能决定胜负,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人,是我大宋的禁军将士。”

    “臣以为,既然官家推行新法在即,不如在新法中增加一条‘兵役法’,提高将士的地位和待遇。”

    “地位待遇提高了,一两年操练的时间充足了,大宋再向辽国宣战,以兵威先夺燕云十六州,再谋北方诸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