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好时代 (第3/3页)
蒸蒸日上的表象之下,其实还暗藏着重重危机,也就是后来的八大片商逼宫,这就不多讲了。
江弦之所以从傅奇那儿打听新宝,便是知道,新宝成立以后,香港电影的一个船新时代要来临了。
他得去分一杯羹才行。
这真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挣钱。
拍什么都行!
哪怕是跟拍!
港片最流行的就是跟风拍摄,香港电影人最喜欢蹭热点,有什么卖座影片就一窝蜂的去模仿。
比如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爆火,于是便有人跟着拍《黄飞鸿》,就光1993年一年的时间,便有八部黄飞鸿电影上映。
别的卖座影片也避免不了被蹭热度的命运。
比如《逃学威龙》大卖便有《逃学英雄传》《逃学外传》。
《审死官》大卖便有《审死官翻案》。
《鹿鼎记》大卖便有《正牌韦小宝》,当然鹿鼎记本身就是跟风作品,只不过它不是跟风的IP,而是跟风的题材。
“我想让你去一趟香港。”回到家以后,江弦拉着朱琳商量起来。
朱琳正做饭,听江弦这么讲,知道他肯定有什么重要事情想说,解开围裙在他身边坐下。
“怎么了?”
“具体的现在还不着急,你先过去习惯习惯环境,我和傅奇商量了,想让你先在香港接几部电影,这不是要问问你的意见。”江弦道。
“去香港”
朱琳神色有些复杂。
江弦也明白她的顾虑,“我时间自由,可以来回过去看你,年年的话你要是舍不得,不行就带去香港,那边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条件确实都要比京城更好一些。”
“.不行。”
朱琳摇摇头,“年年还是留下跟在你身边,香港那里人生地不熟的,在京城至少还有爸妈帮着照料。”
“你要不想去也没关系。”
江弦握住朱琳的手,“说白了,我也不差香港那一块儿,美国那边儿今天影业发展的很好,让你过去,也不过是想打通进入香港的关节。”
“我没不想,我也愿意去。”
朱琳满脸纠结,“我只是有些割舍不下你和年年,我怕我老在外面忙这些事儿,既当不好一个妻子,又当不好一个母亲。”
“没关系。”
江弦握着她的手,非常认真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从来都支持你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至于年年,反正有我在,不会出什么事儿的,再说了,她肯定也会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妈妈感到骄傲的,对不对呀我们的小小陛下?”
说着,他把江年年拉到怀里,用胡茬在江年年细嫩的小脸蛋上蹭来蹭去,痒的江年年咯咯咯笑着在他怀里转圈儿。
“真是。”
朱琳看着父女俩这甜蜜的一幕,一双杏眸软的温润似水。
“来。”
江弦朝她伸出另一只胳膊,朱琳忸怩一阵,最后还是半推半就的也被江弦揽入怀中。
江弦一手闺女,一手媳妇,顿感无比幸福,闭上眼睛享受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一刻。
可惜这场景没持续多久,一通电话打破了一家人的安宁。
这是江弦家里的电话。
他们家装了一部电话机。
这年头虽然装电话的个人比较少,但还是有的,像是很早的时候,84年的时候,就曾经有一位农民,斥资2000元,自费安装了一部电话,这也是第一位安装电话的农民。
这个农民是京郊有名的种蘑菇能手。
而真装一部电话也不容易,江弦这部电话其实早就开始排队安装,等了差不多一年时间这才安装上。
他这算快的了,同楼里,也是团结湖的有一户人家,比江弦更早去登记安装,结果一直到现在都还没个音信。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普遍情况,交了初装费后,真到装上电话至少要等半年,一两年后才等来电话也是常有的事。
江弦放开母女二人,起身去电话机前接起话筒:
“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