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八章 诛逆明纲搀南阳

第八章 诛逆明纲搀南阳

    第八章 诛逆明纲搀南阳 (第3/3页)

典刑,枭首示众。元礼以下诸贼,一并处斩。其首级传示诸郡,使知逆节之终必诛。

    “然朕体上天好生之德,宇文禅师幼未预谋,特赦其死。其余诸贼亲族,未预逆谋者,亦免连坐。唯子孙宜以禁锢。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今孤行此,以正纲纪、安天下也。呜呼!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刑赏者,治国之重;宽严者,御世之枢。彝伦攸叙,王法无私。善善恶恶,刑赏惟公。凡我臣民,宜悉孤意,以共襄治平。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诏书下达当日,宇文化及兄弟,及元礼等其贼党二十余人,皆押赴西市,当场处斩。一天砍了二十多个脑袋。血流滚滚。观者如堵,莫不称快。首级悬於城门三日,随后匣送治下各郡。而宇文禅师年幼免死,士民无不赞叹新朝诛恶而不滥刑,李善道的这个仁义之举传遍街巷。

    ……

    是日下午,在闻报宇文化及等尽皆伏诛以后,李善道出了王府,来至南阳公主住处。

    萧后、南阳公主等被送到贵乡后,李善道特地下旨,给她们安排了住地,暂供居住。萧后与南阳公主没有住在一处。南阳公主单独居住。其所住所是个三进的大院子,比之她昔年所住,当然比不上。然贵乡本只一郡之郡治,现下李善道麾下的文武重臣,又大都或就在贵乡日常居住,或在贵乡也得了赐宅,以便觐见李善道时住,故赐给南阳公主此宅,已委实是贵乡县中的上好宅院。除她本有之侍婢,李善道还又赐给她了十余奴仆,且亦无需多言。

    到了宅外,南阳公主早得了通知,牵着她儿子宇文禅师,已在门口恭迎。

    “罪妾拜见大王。”一见李善道在亲卫们的簇拥下到至,不等他下马,南阳公主便下拜行礼。

    这是李善道与南阳公主的第二次见面。

    上次见面时,李善道犹记得,萧皇后胆战心惊,南阳公主却是凛凛不可侵之状也,不意今日再见,她这般急於行礼。当其下拜之际,李善道已是瞥见,她眼中似有泪光点点。

    忙从坐骑上下来,李善道随手将缰绳,抛给张士贵,三步并做两步,近至其前,待弯腰扶时,又止住动作,后退半步,笑道:“公主请起身,何须多礼!”又近前,将也拜倒的宇文禅师拽起。等的南阳公主起身,——起身之际,似是体香,熟媚之气微散,飘入李善道鼻端。

    李善道扯着宇文禅师的手,再又退了半步,拍了拍宇文禅师的头,笑与南阳公主说道:“好个俊俏的小郎!眉目间依稀有公主之风。谢东山欲芝兰玉树,生於阶前。禅师其可谓也!”

    南阳公主敛衽,说道:“其父弑君,本宜并诛,大王赦之。禅师得全性命,皆出大王仁恕,妾惟有斋祷以报,愿大王圣寿无疆。”

    李善道叹了口气,抚着宇文禅师的头,目落南阳公主之身,说道:“好请公主得晓,群臣议论,皆以为禅师既为逆子,不宜恕免。此一孺子耳!才十岁罢了,他知些甚么?且公主只此一子,若竟杀之,公主情何以堪?我因坚不从群臣之议,乃赦其性命。只是尊夫宇文士及,虽有言说,宇文化及等谋逆之时,他本不知情,似亦可赦之,但奈何玄成、屈突诸公,皆力谏其纵初不知情,而后受宇文化及封授,为内史令、蜀王,亦委实同恶;又察其尝有北投伪唐之意,故决不可赦之。我也是无可奈何,这才不得不将他一并处斩。尚请公主勿以此怪之。”

    南阳公主抹去滴落的眼泪,说道:“宇文士及兄弟躬行杀逆,人神所不容。族其宇文九族,亦难雪罪妾之仇,妾岂敢有怨?所恨者,唯不能亲刃彼等诸贼!大王宽仁,赐宅赐仆,又赦禅师不杀,恩德如海,贱妾感恩而已!”言罢再拜,言辞哀戚,而语气含其父之仇得报之快。

    李善道放开宇文禅师,再次上前,这一次,却是弯腰扶住了南阳公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