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李泰,是你么? (第2/3页)
来说,预防粟特人和其他民族的流血冲突,和武侯卫的专业是最对口的。
而且事关京城治安,李明这个监国也是有权限调动他们的。
然而,李明却迟疑了一下。
“左右武侯卫,分别掌握在李泰和李治手里……”
长孙无忌的异动,说明嫡子一派还没有死心。
没有李世民坐镇,他不是很信任这两支力量。
“皇子所担任的大将军一职,一般都是虚衔,真正领兵的是中郎将。”
房玄龄宽慰道:
“中郎将只听令于陛下。”
言外之意就是,军人都是很单纯的,不掺和政治的。
不用担心武侯卫会像文官那样,在处理过程中故意埋雷挖坑搞破坏。
李明思索一阵,勉强同意:
“就这么办吧。”
…………
左武侯中郎将苏定方感到,自己的脑壳都快炸了。
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所生的“九零后”,老苏在武侯卫这个“高级瓦片警”的位子上,一坐就是二十年。
作为随李靖讨灭东突厥、并率先攻入颉利可汗牙帐的猛男,这显然是屈才了。
不知为什么,李卫公用得顺手的几个手下,好像大多都是这个命运。
“老妪,就算你把我给卖了,我也赔不出这么多钱。
“首先,我只管维持秩序,你的钱不是我骗的,你抓着我也没用。”
苏定方满脸黑线,衣摆被一个老太婆牢牢抓住不撒手。
“我不管,你们帮着胡人,你们胳膊肘外拐!你们就是粟特人的同伙!你赔我钱!”
老太婆撒起泼来。
今天的长安,可不是一般的热闹。
传销案的受害者们四处串联,约定一起对粟特人重拳出击。
结果一群人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到地方一看,粟特人所聚居的怀远坊,已经被武侯卫“保护性”包围了。
里坊制度的优势显现出来了。
怀远坊被四面坊墙围住,只要把四个出入口把住,刁民们就没法进出了。
站在受骗者的角度,这相当于朝廷“胳膊肘朝外”,帮助胡人骗汉人。
这可得了!
当然,有这个“本钱”、有资格充当受害者的,本身也都不是无产者。
让这些大唐中产自己强行冲卡,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很有技巧地请出家里的老人小孩,缠住了守卡的将士们。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面对这些七老八十的宝贝疙瘩们,武侯卫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加上监国殿下严令,不得伤人。
把苏定方和他的手下们搞得憋屈至极。
“老妪,人我们已经去抓了,你们稍安勿躁。”
苏定方耐着性子解释。
受害者的心情,他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这活儿不是他们武侯卫干的呀,这明明是万年县和长安县衙的职责呀……
他目光求助地瞥向四周。
然而,他的将士们也都被一群老头老太、小孩哥小孩姐淹没了,根本抽不出人手。
“真的吗?我不信。”
老太婆对苏定方的承诺根本不信,又开始喋喋不休地诉苦了:
“我们都是守法的良民,都是先向衙门报案的。
“万年县说粟特人住在长安县,让我们找长安县衙。
“长安县衙说这是生意纠纷,衙门不管。
“皮球这么一直踢,我们只能自己来解决了呀。
“结果我们受骗你们不管,我们来找粟特人讨要公道,你们却来阻拦。
“你们胳膊肘往外拐,你们就是粟特人的帮凶!你们赔我钱!”
老太婆就像个复读机,绕着绕着又把话题绕了回去。
苏定方听这一套嗑都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脑壳都快爆炸了。
心中对长安县令李乾祐充满了怨念——
奶奶的熊,就是那家伙的不作为,把锅都甩到了他头上……
…………
“受骗者怀疑,李乾祐与诈骗的粟特人勾结?”
入夜,李明读着萧瑀的报告,眉头一挑。
萧瑀老哥顶着两泡黑眼圈,忍着打哈欠的冲动,声音中充满了疲惫:
“是的,受害者告到衙门以后,主管治安的县尉本来都要去怀远坊抓人了,被长安令阻拦。
“第二天,粟特骗子就再也找不见了,大家怀疑,他们收到了长安令的通知,被包庇起来了。”
虽然没有按照监国殿下的要求,第二天就统计完毕所有受害者、摸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但在重压之下,加上执失步真的辅助,萧瑀还是在五天之内,尽快总结出了一份报告。
在没有12345热线的大唐,对一场席卷全城中上阶层财富的大案来说,这个进度已经可以称之为神速了。
“受害者情绪还稳定吧?”
李明把视线投向了萧瑀身边的中老年将军。
“启禀殿下,除了几位老人情绪激动昏厥、掐人中苏醒了以外,没有出现伤亡。”
苏定方声音嘶哑地汇报道。
作为主管治安的将领,他和萧瑀一同出席短会。
他的憔悴程度,比之萧瑀不遑多让。
“辛苦将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