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关门,放来俊臣 (第1/3页)
同为瓦岗寨的旧将,常何没有李世绩的能文能武,没有张亮的阴谋诡计,也没有程知节的领兵才能。
他更像一个纯朴的山匪,大字不识一个,也没有什么政治野心。
只想朴实无华地度过荣华富贵的一生而已。
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在玄武门之变中。
当时就是他看守的玄武门。
作为李承乾的名义手下,他坚定地站在李世民的一边,开门揖李二。
就凭这次稳稳的站队,他这辈子就不用愁了。
“久仰常将军赫赫威名,久疏问候,是我的过失。”
李治一如既往的有礼貌,向常何长长作揖。
“哎哎哪里哪里!”
山匪大老粗格外吃李治的这一套,被亲王殿下一拜,愈发手忙脚乱起来。
李治诚恳地说:
“常将军是陛下得以君临天下的关键助力,治早有意结交。
“今日得见,将军果然威武不同寻常。”
“嘿嘿,哪里哪里。”
常何一脸谄媚地笑着,亲自替李治泡着茶。
瓦岗寨老伙计都投了晋王,他不是不知道,他也有这个意向随大流。
奈何他与晋王没有什么交集。
唯一的交集可能就是,他的幕僚马周曾经是晋王府的长史吧。
但随着马周出了“两税法”的蠢招,引起齐州大乱,被一脚踢到齐州章丘县当县令以后。
常何就彻底没有了接近晋王李治的理由了。
然后,他也就摆烂了。
毕竟如前所述,老常并没有什么政治野心。
没想到,今天晋王殿下亲自莅临。
主客一通寒暄,立刻熟络了起来。
李治和瓦岗寨的人打交道打多了,说话投其所好,而常何也是有意结交,相谈甚欢。
“在常将军之后,玄武门的守备力量便上了一个台阶,新建了左右屯营。”
李治似是随口说道:
“有常将军率领右屯卫,保卫玄武门这座皇宫的北大门,吾等心甚安。”
“嗐,我这右屯卫将军并不领兵管事,只是陛下给我养老,让我暂时挂的职而已。”
常何很是豪爽,直接把这大实话给说了,
李治当然知道这事儿。
但他顿时作惊恐状:
“除了常将军,谁还能肩负看守北大门的重任呢!”
常何哈哈大笑:
“陛下手下精兵强将众多,哪里还缺我一个?
“现在看守玄武门的也是一名忠心耿耿的干将,名李君……羡。”
常何看着李治。
李治看着常何。
常何懂了。
他只是没文化,又不是傻。
作为玄武门之变里的关键先生,小李的提到玄武门的守备,自然是意有所指的。
尤其是现在,陛下不在家的时刻。
常何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他知道,自己的站队技术,再次迎来了考验。
大约几息功夫,常何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道:
“下官正好与李君羡有些交情。
“殿下若不嫌弃我们这些粗人,可以带给殿下认识一下。”
李治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
“根据出城文牒,那些粟特奸商都是在受害者报案以后,才离开长安城的?”
李明的视线越过手里的文件,落在对面的老臣萧瑀和刑部尚书刘德全身上。
“正是。”
萧瑀回答道:
“因为那名叫‘执失步真’的突厥商人,率先察觉了粟特人的骗局。
“并立刻组织起了广大受害者,打了粟特人一个措手不及,没来得及卷款潜逃。”
李明不由得龇牙。
要不是虫豸李乾祐从中作梗,这笔传销案的损失说不定还真被执失老弟追回来了。
结果现在倒好。
不但让一群首都中产瞬间返贫,还给老子留了这么一颗快炸的雷。
李乾祐收了什么好处,这么卖力地为胡人充当保护伞?
等着吧你,等李靖老死了,看老子不砍了你……李明硬压下心里的火气,问道:
“粟特人的聚居区搜查过了吗?抓住和骗子相关的人员了吗?”
萧瑀摇头:
“这事是左武侯卫在查,怀远坊人多嘴杂,暂未有任何进展。
“需要臣申斥催办吗?”
李明假做思索,道:
“不必,将士们辛苦了。
“查案本就不是他们的本业,应该赏赐他们,以激励士气。”
“遵令。”
萧瑀和刘德全领命退下。
呼……李明擦了擦冷汗。
还好,萧瑀老哥没什么主见,事事汇报,没有自作主张地把苏定方喷一顿。
无意识中躲过了一颗雷。
苏定方手里的左武侯卫,虽然是高级片儿警。
但在军力空虚的长安,也算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了。
在情况突然急转直下的当下,李明可担不起与左武侯卫交恶的风险。
“果不其然,此案的相关人员都作鸟兽散了,这样一个个排查简直是大海捞针……”
李明又想起那天晚上,狄仁杰提醒的突破口——
李孝恭的粟特人六姨娘。
神探狄仁杰的第六感,不能不信,
“可是该怎么查呢?
“如果那女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