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63章 平壤之冬

第263章 平壤之冬

    第263章 平壤之冬 (第1/3页)

    高句丽王都,平壤城。

    王宫安鹤宫。

    “呕!”

    高句丽摄政渊盖苏文宿醉难忍,一大早在床上还忍不住干呕。

    这里理论上是高句丽王的居所。

    但是在渊盖苏文刺杀了不得人心的荣留王高建武、自立为摄政以后,他直接把扶持的傀儡王赶出了王宫,自己一屁股坐稳了。

    他在这座宫殿日日笙歌,昨晚也“照例”酗了一晚上烈酒,只是这次醉得特别厉害,吐得七荤八素。

    不过也得亏他把胃里的酒精吐空了,脑子终于久违地清醒了一些,除了还有点头晕脑胀以外。

    “妈的,就给我喝这种酒?给伟大高句丽王国的统治者,喝农民的劣酒?!”

    渊盖苏文口齿不清地嘟哝着,暴躁地大吼:

    “来人!把厨子……全部砍头!”

    声音回荡在空荡荡的宫室之间,就像往空空的海螺吼了一嗓子。

    除了听见自己的回声,渊盖苏文什么回应也没有得到。

    “妈的,要把宫女也全部砍头……”

    渊盖苏文不悦地嘟哝着,扶着墙好不容易立直了,摇摇晃晃地去了偏殿。

    在那里,差点被砍头的厨子和宫女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早膳。

    “没一个靠谱的……”

    看在还需要人打理一日三餐的份上,渊盖苏文在心里暂时赦免了厨子宫女的死罪,先来一杯高粱酒醒醒宿醉。

    浓烈的辛辣味让他一下子精神了。

    “摄政阁下。”

    王国的新任宰相照例出现在渊盖苏文的餐桌边,手捧一迭文书材料。

    “请您过目!”

    摄政阁下纵酒享乐可是非常忙碌的,所以每天只能趁早膳时间,见缝插针地“处理国事”。

    而新来的宰相是位很懂事的年轻官僚,每天都很准时地向他汇报前一天的“治理情况”,请示接下去的“工作安排”。

    至于原本自己提拔的老宰相哪儿去了,好像是某天来上朝时,在路上“不小心”跌进粪坑里,陷而卒。

    至于平时喜欢坐车的老宰相,那天怎么突然选择步行上朝,而且怎么走着走着拐进小巷,走进粪坑里了,个中细节,渊盖苏文那颗泡在酒精里的大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这位新宰相是常来安鹤宫和渊盖苏文“交流感情”的辽东商人举荐的。

    考虑到自己在平壤难以服众、对各地部落又冲突大于合作,当时烂醉如泥的渊盖苏文就稀里糊涂地同意了。

    等他清醒过来、想要收回成命时,这年轻人很懂事地给他搞了一套“晨报”,把他舔得十分舒服,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

    于是,这位由外国商人推举的“宰相”,就彻底在安鹤宫站稳了脚跟,每天一大早按时汇报。

    “在阁下的德政下,王国河清海晏、百姓富足,各族酋长尽皆俯首,等候接受阁下的册封。”

    宰相一本正经地说着笑话。

    一个敢说,渊盖苏文也是真敢信。

    因为这年轻人呈上来的报表也好、文书也罢,是符合勾稽关系,经得起推敲的。

    更重要的是,新宰相说的话很好听,正投渊盖苏文所好。

    在他的描绘下,高句丽国内一派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这倒不是假的,只是和渊盖苏文没关系而已)!

    不只是宰相,他新认命的尚书、侍郎等王廷高级官员,也常来安鹤宫当面汇报工作。

    总不至于这些人都同属一个团伙,连续作了几个月的假,专门哄骗他吧?

    “不错。”渊盖苏文装模作样地点点头,试图让醉醺醺的脸显得威严一些,说一句廉价的谦让话:

    “有你在,我双手垂拱之间就能治理好整个国家了。”

    辽东商人大规模进入高句丽以后,他还以为自己对这个国家开始失去控制了。

    现在才意识到,那都是错觉,他的治国能力和用人能力还是很强悍的。

    看吧,只是大胆提拔了一个年轻人,就立刻把国家的控制权给攥回到手心了。

    “那些酋长整天和我作对,现在还想要封爵?赐他们鸩酒一杯要不要!”

    渊盖苏文向新宰相下达了新指示,便结束了今日份的治国理政,总耗时大约半壶高粱酒。

    “收到,阁下请慢用。”

    不论多离谱的指示,宰相也照单全收,从不顶嘴反驳,很是让渊盖苏文舒心。

    多大点事,无非是在第二天呈上的晨报材料里添上几笔的事。

    宰相离开安鹤宫,并没有回到他的府衙,而是拐进了王宫附近的一条小巷道。

    巷子深处坐落着一栋佛寺,佛塔高耸。

    宰相径直进入寺庙,与熟识的和尚合十问候,便一个人熟稔的进入佛塔,拾级而上。

    塔顶视野良好,可以将安鹤宫的南出入口和正殿尽收眼底,一举一动一览无余。

    至于王宫的其他方位和侧殿,则交由其余“佛塔”进行监视。

    塔顶设有一间袖珍佛殿,都是渊盖苏文近几个月新认命的、常在安鹤宫“晨会”露面的高级官僚。

    几位熟面孔的背后,是另一张熟面孔——一尊胖小孩的佛像,长得很是喜庆,活像一个青春版的小弥勒。

    正是国内城岩里寺(房玄龄临时办公室)同款李明造像。

    而聚在这里的熟面孔,表面身份是高句丽的高官,实际上则都是辽东赤巾军的密探。

    他们的任务,是每天为渊盖苏文编撰“大本营战报”,用虚假的信息欺骗摄政,让他以为一切尽在掌握。

    这个国家真正的“宰相”,其实是房玄龄。

    这种异想天开的主意,除了李明也没人想得出来。

    李明的主意也不是凭空来的。

    而是参考了近代史中的某位袁大头被自己儿子办的假报纸忽悠、贸然开历史倒车称帝的段子。

    事实证明,构建信息茧房真的有效。

    在赤巾军精心打造的楚门世界中,渊盖苏文彻底迷失,在房玄龄等大唐老臣集团秘密进入高句丽、并开始接管国政以来,他全程不知情,更别说出手阻挠了。

    “我们的摄政大人今天又下达什么指示了?”

    高句丽的“尚书”调侃道。

    “让我们把卑沙城、安市城的几个地主酋长毒死。”

    “宰相”言语轻松地回答:“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玩儿真的。”

    “侍郎”笑着插话:

    “管那独夫民贼是不是玩儿真的,反正那些地头蛇早就被赤巾军领导农民吊死了。”

    “是啊,哈哈哈~”

    几人哄笑起来,佛堂内外洋溢着快活的空气。

    他们任务最艰巨的时期——也就是房玄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