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李靖魅力时刻 (第2/3页)
“呃……没有没有。”两人同时摇头。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们总觉得……李卫公好像瘦了一点?
…………
在河谷的另一头,山巅之上。
真珠可汗夷男脸色铁青,已经双手离开键盘,放弃指挥了。
因为压根就指挥不动,底下的步兵阵型互相交织,已经搅成毛线团了。
他感觉自己就像在徒劳地阻止一辆满载的马车冲下悬崖,而他只是一只螳螂。
而对方的骑兵还嫌战场不够乱,还在像赶羊一样,把散在别处的辅助部队也向河谷中心驱赶!
各部落、各军团你中有我,共同挤在局促的山脚下,就算军神下凡也解不开这一团乱麻。
“大汗,敌方步兵好像有动作……”
一旁观战的李泰小声提醒,生怕触了大腿的霉头。
虽然他不懂兵,但只要长眼睛的都能看出,薛延陀方遭遇了逆转,战局不容乐观。
“我有眼睛,我会看!”
夷男低声咆哮,已经完全放弃克制自己的情绪了。
没这个心情。
有什么事情,比全程目睹大优转大劣、而自己无计可施,更让人心情糟糕的呢?
被骑兵打乱阵型虽然很伤,好在自己兵力够多、底子够厚,还不至于致命。
问题是,敌方显然是懂得用兵之人,骑兵只是开胃菜。
接下来的步兵对决,才是真正的杀招。
真珠可汗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部队大乱,他实质上已经失去了指挥权。
只能眼看着对方有条不紊地排出兵阵,像庖丁解牛一般,从容不迫地肢解他的心腹军队。
首先是高句丽骑兵,在达成扰乱薛延陀阵型的目的以后,失去速度的骑兵绝不恋战,立刻调转马头撤退。
队伍里最昂贵的马弓手在普通骑兵的左右掩护下,优先撤离,人马具甲的重骑兵负责殿后。
骑兵部队就这样从容不迫离开交战第一线,但并不离开战场,而是在不远处的河谷平坦地待命,像秃鹫一样等待时机。
紧接着,高句丽的左军和右军同时出击,无缝接管骑兵让出的战区。
由于骑兵将敌人驱赶到了中心一小块区域,所以这两支步兵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便包抄了薛延陀军的后方。
在混乱的铁勒士兵反应过来以前,便截断了他们的后路。
最后,便是位于山坡上,居高临下与薛延陀军正面对垒的那支前军了。
一阵强劲的音乐响起,是象征着总攻的秦王破阵乐。
前军率先发难,从山上向山下猛冲过来。
他们就像高效的收割机器,所到之处不留活口,稳步缩减着敌方的回旋空间。
有阵型的步兵对阵没有阵型的步兵,不啻于降维打击。
薛延陀军根本无力抵抗,地上躺满了尸体。
地狱的是,这些尸体替同袍拖慢了辽东军的行军速度,为后面的人争取到了跑路的机会。
大部分士兵放弃队列,拔腿就跑。
正好撞上包抄上来的左右二军。
他们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了,仅剩下的一点士气也随之烟消云散。
“站住!维持阵型!”
一些军官还在徒劳地试图挽回秩序。
可是士兵哪里听他们的,只管自己闷头逃跑,完全无视命令。
没有在在军官的尸体上踩两脚,就算对得起可汗发的饷银了。
“我军败了”的哀嚎不绝于耳,撤退的风潮如涟漪一般,迅速扩展到整个薛延陀军队,生动地演示了什么叫“兵败如山倒”。
就这样,在首领的眼皮子底下,这支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部队便土崩瓦解。
“回去!给老子回去,打仗!”
真珠可汗在山上暴跳如雷。
李泰同样面如土色,又不无鄙夷地斜眼瞧他那位奉为“主上”的盟友。
在远离战场的山顶,士兵自然是听不见这位大可汗的呼喊的。
可汗大人无非是在进行无能狂怒的行为艺术罢了。
“啧,无能!”
李泰懊恼地咬紧了嘴唇。
自己失大算了,识人不明用人不周,怎么和这种虫豸一起搞政治!
现在好了,被拉下水了!
虽然李泰和夷男各自有利益诉求,但在面对“李明”这个共同外敌时,两人是一心同体的。
薛延陀败,就等于他败。
“李明……”
李泰再也无法维持谦和的外表,肥胖的脸庞因为仇恨而扭曲。
他落到如此地步,就是栽在了李明那乳臭小儿的手里!
李泰精心策划了这一切,从联络薛延陀、室韦、思摩突厥,到逼走李世民、李承乾。
诸皇子皆团结在他旗号之下,连李治也听命于他。
不可谓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距离朝思暮想的皇位似乎只有半步之遥。
然而,那个该死的李明又从中作梗!
先是用监国之位钓鱼,在背后诱惑李治“背叛”李泰。
接着,不知他怎么勾搭上了高句丽,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了李泰的靠山!
让李泰从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一下子跌落到一败涂地的境地!
李明!李明……
“呼……冷静,接下去该怎么办?”
李泰动用这辈子积攒的全部肚量,硬是把愤怒的情绪暂时压下去。
大势已去,不是和那菜逼可汗一起无能狂怒的时候。
得为自己寻找后路。
陛下、太子、监国、晋王……李泰已经把整个大唐的主要政治势力——也就是他的四个血肉至亲——往死里得罪了。
字面意义的四面楚歌!
可以和解吗?
事已至此,怕不是在说笑吧。
尽管李治承诺,只要投降就既往不咎。
但是鬼才信。
事关皇位之争,不是太极殿登基就是阎王殿报到,怎么可能不流血?又不是过家家。
难道说,自己就这么完蛋了?
只能引颈就戮了?
“不,还有机会……只要手头有兵,一切都好说!”
李泰心思飞速运转。
他虽然不知兵法,但对武装力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