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64章 李靖魅力时刻

第264章 李靖魅力时刻

    第264章 李靖魅力时刻 (第1/3页)

    尸首扑地,鲜血飞溅。

    高句丽骑兵就像两柄钻头,从一东一西两个方向,沿着河谷,狠狠地钻入了薛延陀的军阵之中。

    铁勒兵士面对高速奔驰而来的骑兵,被创得七零八落,或被马刀、马槊削得东一块、西一块。

    速度是骑兵最大的杀伤力。

    而在地形崎岖的恒山山地之中,李靖精心选择的这块河谷,便是少数适合骑兵冲锋的地块。

    够平坦,滩涂也被冻结实了,不会让马蹄子陷进土里。

    一名全具装的骑手、和胯下的战马,总重量少说也至少有半吨。

    加上快速奔驰裹挟的巨大动能。

    高句丽骑兵冲锋薛延陀的军阵,就像泥头车创小鸡仔,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而薛延陀部队则正在准备上山进攻的半途中,变阵变到一半,在完全没有应对的情况下被骑兵突脸,顿时阵脚大乱,死伤惨重。

    而因为河滩地势狭小,一边是河、一边是山,大量薛延陀军队挤在有限的空间里,本就混乱不堪。

    被骑兵这么一搅和,秩序更是荡然无存,乱成了一锅粥。

    “骑兵来了!快跑!”

    “哪来的骑兵?可汗不是让我们下马了吗?”

    “是敌人的……你快让让!”

    “哎哎你别挤啊,正在组阵列呢。”

    “救命!”

    混乱的喊叫声此起彼伏,边缘的士兵已经被杀得哭爹喊娘、抱头鼠窜了。

    中间的士兵还懵懂不知,在同样搞不清楚状况的军官指挥下,试图排列进攻方阵。

    结果就是,步兵无法结成有效的反骑兵方阵,被高句丽人冲进来乱杀,连躲都没地方躲。

    直接死于高句丽屠刀下的倒霉蛋已经够多了,而混乱秩序导致的踩踏事故,甚至造成了薛延陀方更大的死伤。

    在极度混乱中,终于有部分基层军官意识到了什么,拼命试图维持秩序:

    “不准逃!你逃得过马吗乱逃?回去结阵!”

    “不需要跑得比马快,只要跑得比战友快就行!”

    然而,军官的努力都是徒劳,秩序士气崩溃到这种程度,就算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也很难再有效组织起来了。

    一些没有受到冲击的军团,也确实尝试列阵阻挡骑兵。

    然而空间实在太小了,布阵人员还没有运动到位,就被高句丽骑兵冲散了。

    铁勒步兵被冲得七荤八素,不是四散奔逃、自相踩踏,就是被撞傻了呆在原地发蒙。

    在他们无所适从、遑论反击的混乱时期,天上又降下密密麻麻的箭雨,无情地落在他们的脑袋上。

    高句丽人打得也很聪明,并不是光凭骑兵闷头硬冲。

    而是分成了多层次的梯队,按波次发动进攻。

    一马当先顶在最前面的,是数量有限、人马具甲的重骑兵,负责凿阵。

    重骑兵的后方,则是手持长枪马槊等长柄兵器的普通骑兵,负责在重骑兵撕开敌方防线以后,扩大缺口。

    两种骑兵一前一后,组成前尖后款的箭头阵型。

    而在这巨大“箭头”的中间,与敌人没有直接接触面的空间,则“填充”着箭术高超的马弓手。

    这样的阵容分布可以让前线每一个士兵都“有事干”,不至于在队形最外缘的骑兵才能杀敌,队形中间的只能被动摸鱼划水。

    骑兵队所向披靡,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敌军尽皆倒伏。

    更绝的是,马弓手会针对性地射击骑在马背上的敌军。

    这样的目标不但更好瞄准,而且几乎肯定是军官,射他们准没错。

    几轮齐射下来,薛延陀方阵的基层军官被射了个七零八落,就算没被当场射杀,也不敢继续傻愣在马背上当活靶子了。

    游牧民族的军队,竟被辽东军打得无人敢骑马!

    这不但沉重打击了敌方的士气,更大大削弱了敌方的指挥效率,让其基层指挥几近瘫痪。

    “大帅妙法啊!”

    苏定方在山上观摩老首长的作战指挥,不禁低声赞叹。

    这砍瓜切菜般的效果,实在妙极!

    薛仁贵一声不吭,全神贯注地盯着战场,拼命将骑兵阵型变换的每一帧都拓印到脑子里。

    在他心里,搞笑小老头的形象瞬间拔高成了帅气的主帅。

    这创造性的骑兵阵法,是李靖为了尽可能多的杀伤敌方有生力量,而相应做出的变阵。

    这一“夹心阵法”的原型,是他李靖自己经常使用的“四面阵”,外围士兵持盾或长柄兵器,内部则布置弓弩手,反骑兵很好用。

    而稍微改吧改吧,把方阵改成纵阵,把步兵改成骑兵,就成了骑兵虐步兵的阵型。

    如果两军旗鼓相当地对垒,各自列好方阵、摆好骑兵、做足了万全的准备,那这种虐菜夹心阵就是纯纯送人头,只有被虐的份。

    但是在战场上,哪来这么多时间给双方排兵布阵,做足万全准备?

    没有万金油战法,只有合不合适。

    抓住敌方破绽,针对性地运用阵型,一次性多噶人头。

    这就是一切战术的基础与核心。

    然而,薛延陀军人多势众。

    光凭骑兵冲锋,不可能将几十万人一波打爆。

    而且敌方阵型有些过于厚了,用身体硬生生拖慢了高句丽骑兵的速度。

    如果失去速度和冲击力,陷入近身缠斗之中,骑兵就没有优势了。

    关键是后续波次能否无缝衔接上,能否达成战役目标。

    开场大优、而后续骚操作送掉前期优势的战局,并不是没有。

    “大帅,接下去如何?”苏定方问。

    “我已经修整完毕,随时可以投入战斗!”薛仁贵摩拳擦掌,斗志满满。

    李靖根本没有搭理他们,专注地紧盯战场局势,在地形图上写写画画,发号施令,一刻也不停顿。

    在寒冬腊月,豆大的汗珠却从这古稀老人的额头不断沁出。

    他肉眼可见地憔悴了。

    老苏、小薛心有触动,不敢打扰老帅的工作。

    “东西军两面包抄,前军突击,中军……不动。”

    做完最后一则指示,李靖这才如梦初醒,好像突然发现两个后生正灼灼地盯着自己。

    “怎么了?战场上有什么新情况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