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70章 我的货币政策实在太稳健了

第270章 我的货币政策实在太稳健了

    第270章 我的货币政策实在太稳健了 (第3/3页)

文钱都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来说,有什么比“那边食盐半价”的诱惑更大的呢?

    无非是多走两步的事。

    李明取消了里坊制,开店摆摊不一定要大老远跑到东西市,所以购物非常方便。

    家庭主妇们很快来到了一处官营的食盐铺子,铺子门前早就大排长龙了。

    在队伍旁,不断有工作人员来回大声喊着:

    “本店只接受纸币支付,本店只接受纸币支付……”

    纸币?

    主妇们面面相觑:

    “小郎,什么是纸币呀?”

    那人指指隔壁米店的隔壁:

    “去银行拿铜钱兑换。”

    银行老百姓已经很熟悉了,官营米店旁边必有一个,当初买国债就是在那儿买的。就算不办业务,老百姓每天买米,光看着也能混个脸熟。

    她们半信半疑地去了,每人花十文钱,还真从那小铺子里买来了一张纸。

    上书“十文”,为了照顾不识字的,还贴心地画了一共十枚铜钱。

    用这张古怪的纸,主妇们还真买到了足斤两的盐。

    “盐店直接收钱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过一道‘纸币’?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大家都很纳闷,一路喋喋不休地讨论。

    李明殿下是这样的,时不时地一拍脑袋,推行一项崭新的政策。

    比如取消里坊制和宵禁,也是他心血来潮搞的,当时推倒坊墙还闹出了挺大的动静呢。

    没想到成效还不错,百姓生活便利了不少,商业也更繁荣了。

    但是这次用纸币换盐的政策,就有些抽象了,她们一直到回家也没有琢磨出个所以然来。

    就这样过了几天,卖官盐的铺子照样接受纸币,银行也一直开放铜钱兑换纸币的服务。

    渐渐的,聪明机智的老百姓忽然解锁了这些花花绿绿纸张的特殊用法——

    为什么不用纸币来部分代替铜钱,用来做买卖流通呢?

    反正纸币一定能换到盐,而盐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

    胜在方便啊!

    一贯钱有六七斤重,还特别占地方,得缠在腰上。

    如果换算成纸币,几张纸就解决了,做起买卖不要太方便。

    况且还不用担心分量不足、磨损这类的问题。

    老百姓觉得自己很机智,除了自己吃盐以外,开始在银行超额兑换起纸币了。

    …………

    “哦?卖盐一共卖了两万贯,而纸币已经印发十万贯了?”

    李明听取着韦待价的汇报,满意地点点头。

    这相当于凭空造出了八万贯的货币信用,进度已经大大超出他的预期了。

    果然,贪小便宜是人类的本性啊。

    只有用小恩小惠诱导老百姓尝试纸币的好,他们才能“真香”。

    而以“食盐”这个大家都离不开的商品为货币锚定物,便是这次货币改革的底层逻辑。

    这也是向根据地时期“山东币”的成功经验取经。

    接下来,只要进一步扩大纸币锚定的一揽子商品,就能相应扩大发行货币的基础了。

    他微笑地看向一旁的房遗则。

    小房的脸色显然比前几天要好多了。

    他的脸色和国库里躺着多少铜钱成正比。

    “怎么样,印钞机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不是就心里有底了?”李明有些骄傲地问。

    什么是印钞机……房遗则今天心情不错,便忽略了这个问题,提议道:

    “明哥的办法是不错,但前线开支巨大,得尽快加速纸币在全社会的应用,我有一计。”

    李明:“什么计策?”

    房遗则:“取消现在以谷物和布帛为主的实物税,强制规定交税必须要用纸币缴纳,诱导农民使用纸币,如何?”

    对于这个奇思妙想,李明表示:

    “你建议得很好,以后别建议了。每到交税时间,农民就得集中抛售手里粮食,你是生怕粮食布匹价格不崩是吧?”

    货币税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谷贱伤农。

    所以李明一边对货币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另一边对税制改革对慎之又慎。

    政令得张弛有度,不能步子太大扯到蛋。

    “可前线急需用钱,十万贯根本不顶用,怎么办?”房遗则两手一摊,表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有什么?”李明轻巧地摆了摆手:“反正印钞机在外面手里,多印点钱不就行了?”

    这……房遗则看向了韦待价。

    韦待价也看不下去了,小声提醒:

    “殿下,袁天罡煮得出那么多盐吗?万一老百姓都拿纸币来买盐,拿不出来怎么办?”

    “这好办,从明天起,所有官营商店统一接受纸币支付。”李明开始了下一步计划:

    “不仅限于食盐,不论是购买米面布匹、还是买农具铁锅,都可以用纸币。交税也支持纸币支付,不强制。

    “这样就不怕老百姓拿所有印出去的纸币,一股脑全去抢购食盐了吧?”

    两人一琢磨,还确实是这个理。

    商品的选择一多,就不会有全民哄抢某一种特定商品、导致商品售罄货币崩溃的风险了。

    只要货架上永远有商品,那这套以实物商品为背书的货币体系,就永远玩得转。

    这不比什么虚无缥缈的所谓“信用”牢靠得多?

    “纸币比铜钱方便这么多,百姓趋之若鹜,如此一来,天下的铜钱就尽在府库了!”

    房遗则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首席财务官最大的快乐,就是账上的钱永远都够开支,不必拆东墙补西墙。

    明哥还是够坏(划掉)足智多谋啊!

    从最开始囤积居奇、倒卖宫中物资开始,他这敛财的功底是肉眼可见地一天天变强啊!

    李明点点头:“是的。除了支付在外士兵的军饷、以及应对对外贸易以外,其他的铜钱我有大用。”

    房遗则:“什么大用?”

    李明:“融了。”

    房遗则:“???”

    他刚刚轻快起来的脸色,又很快垮了下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