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01章 旗鼓相当的对手

第301章 旗鼓相当的对手

    第301章 旗鼓相当的对手 (第1/3页)

    浿水(大同江)畔,平壤城外。

    新罗士兵像蚂蚁一样,聚集在高耸的城墙之下,发起又一次攻击。

    城墙上没人露头,大明守军都隐蔽在女墙后面,看着进攻方的弩箭在自己的头顶上呼啸穿梭。

    就这样将入侵者畅通无阻地放进了弓箭的射程范围内。

    “近些——再近些——放箭!”

    随着军官一声令下,守军立刻从女墙之间的射击口探出脑袋,居高临下地向城墙下的敌军射箭。

    箭矢和石块借着重力,像雨点一样砸在新罗军队的天灵盖上。

    几乎就在一瞬间,冲在最前的新罗战士就像秋后的麦子一样,成片成片地倒下,生命被无情收割。

    新罗人的攻城队形太密集了,城墙上的明军根本无需瞄准。

    不过一炷香的工夫,城墙根下便积了一层新罗人的尸体,仿佛冬季的积雪一样。

    用自己的天灵盖来消耗明军的箭矢,新罗人似乎终于意识到这条路行不通。

    大唐的情报倒是没有错,大明在后方的守卫力量比较空虚确实不假。

    但那个“空虚”也是和中原前线对比出来的。

    朝鲜半岛上的明军数量确实不多,也确实是三线以下的部队,否则新罗人也不可能安然无恙地冲到平壤城下。

    然而大明穷得就只剩下钱了,就算在空虚的平壤城里,守军也是箭矢管够,粮食管造啊!

    和这样的工业巨兽比物资消耗,属实有点想重开了。

    “停!别再冲了!”

    新罗王族将领金庾信叫停了手下的送死行为,用标准的汉语,一脸谄媚地向和他并驾齐驱的一位年轻儒生请示道:

    “请问,大唐天使,我们可以动用您从大唐天朝送来的‘神器’了吗?”

    “……你现在问我用不用?!”

    那位大唐来的年轻人一脸错愕:

    我看你的人像疯了一样往前面堆,还以为冲车和投石车都被毁了呢!……他嘴巴张了张,到底没有把这句侮辱性极强的话当着“国际友人”的面说出来。

    “嗯,可以。裴某只是督战,金将军才是主帅,请您根据战局便宜行事。”

    大唐儒生委婉地提醒对方,打仗要自己动动脑子。

    “遵命!”

    金庾信收起媚笑,对手下厉喝:

    “把大唐的破城神器拉出来,将高句丽的破城碾碎!”

    嘿咻嘿咻——新罗耕牛很少,民夫们排成两列,牵着粗麻绳,将沉重的器械拉到前线。

    是几辆在大唐稀松平常的投石车、冲车、云梯等攻城器械。

    侯君集当年就拉了一大批这样的器械上了雪域高原,在高昌国玩了一把帝国时代的城市化,用海量的石砲硬生生把高昌城墙给砸平了,给西域人一点小小的先进生产力震撼。

    但是在贫乏的新罗,这些进口豪车可都是金疙瘩,毁一台少一台,必须得悠着点儿用。

    至于人命,那才值几个钱啊,随便先扔一把出去,替金疙瘩们分摊一下火力。

    嘿咻嘿咻——在新罗填线宝宝的“掩护”之下,民夫将一辆辆器械拖到了平壤城墙之下。

    “大唐天使,可以使用了吗?”金庾信又换上了阿谀的表情。

    那儒生正在发呆,盟友的问题又让他一激灵:

    “咦?啊,对对对,快使用啊!”

    你的部队正在如雪花一样消融啊金将军!

    终于,僵化的新罗人将冲车和云梯就位,投石机也架了起来,终于具备了一些还手的能力,和城墙上的守军互射石块。

    “唉,我怎么会在这个鬼地方,混在这群野人堆里……”

    大唐儒生“裴某”观摩着惨淡的战局,嗅着战场上无处不在的血腥味,心中不禁发出哀叹。

    他就是裴行俭,李明在长安创办的第一家报社“长安报社”的主编。

    众所周知,长安报社是情报机构打着的那个幌子,底下是狄仁杰和来俊臣主管的肃反委员会。

    但是裴行俭真的没参加李明的卑鄙勾当,他真的只是一名改稿改到崩溃的主编。

    李明还在长安监国、酝酿跑路时,本着“管杀还管埋”的负责态度,曾邀请这位不是自己嫡系的小年轻赴辽东共谋大事。

    但小裴在考虑了自己越来越稀疏的头顶以后,婉拒了监国殿下的好意。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在监国手下工作会很忙,不知道在新陛下手里更惨……”

    裴行俭想要流下悔恨的泪水都没地儿去流,只能眼泪在肚子里打转。

    在李明亮出大明反旗、彻底和大唐划清界限以后,长安报社就被衙门给端了。

    这也正常,大唐群臣只是科技比较落后,没有见识过新时代的玩儿法,又不是傻。

    在开过一次舆论战的眼以后,他们自然不会让敌人的肉喇叭在自家统治核心继续叫唤,第一时间就把报纸封禁了。

    这对李明的情报网络倒没有造成什么冲击,因为狄仁杰、来俊臣他们早就转入地下活动了。

    不过明面上的报社编辑们就倒大霉了。

    比如这位裴行俭,作为报社主编、头号喉舌,就被直接套上了“内乱帮助罪”的巨锅。

    要不是他出身河东裴氏,有后台,早就锒铛入狱了。

    可活罪可免,贬谪难逃。

    他一个文弱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