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01章 旗鼓相当的对手

第301章 旗鼓相当的对手

    第301章 旗鼓相当的对手 (第2/3页)

被封了个“仓曹参军”的武官职位,一脚踢上了远洋的战船,踏上了登陆新罗的征途。

    然后,旅途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他的舰队迎面撞上了台风,全凭命硬才踏上了半岛的土地。

    但是随船携带的大批攻城器具大部分灭失,只剩下了这几部器械,得小心省着点用。

    因为台风扰乱航运的缘故,下一批海运增援什么时候到还没个准信儿呢。

    “‘趁伪明后方空虚袭扰之’,这是陛下下达的命令……可伪明的统治者李明是我的先主,我这样背刺他是不是不忠?

    “话又说回来,我帮助李明传播信息,对大唐来说,是不是也是不忠呢?

    “我难道是奸臣?!”

    就在裴行俭深感忠忠不能两全的时候,新罗人也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

    投石车抛出巨大的石块,砸在平壤城墙上,纹丝不动。

    因为这城墙是大明新修筑的。

    在李明全面推广煤炭“新能源”以后,烧砖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产能过剩了。

    过量的的砖块充斥了大明的每一个角落,平壤自然也不能免俗,在原本的夯土城墙外面,又给包了一层砖块。

    厚实的夯土墙够厚,加上坚固耐用的砖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城墙的防护能力大幅增强。

    寥寥几部二手投石车,是不可能砸开口子的。

    反倒是平壤城墙上的投石机,从上至下抛射着石块,当场砸坏了新罗军的一架投石车,砸伤了两辆,民夫士兵更是砸倒一大片。

    但是新罗的攻势也不是毫无效果,守军为了躲避石块,箭矢的密度稀疏了起来。

    “唉,无能!”

    仅有的几辆宝贝车被砸烂了,金庾信的心都在滴血,不禁勃然大怒,咆哮道:

    “其他人愣着干什么?趁这个机会,一鼓作气冲锋啊!”

    令旗招展,新罗人推着冲车和云梯就往前冲。

    咚!咚!

    冲车撞在了平壤城门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包铜的城门纹丝不动。

    “就是现在!”

    明军守将一挥手,城墙马面上的士兵便推出一锅沸腾的“金汤”——也就是粪水,劈头浇在冲车上,把操纵冲车的新罗人浇倒了一大片。

    他们被滚烫又恶心的金汤从头到脚浇了个遍,在地上痛苦地扭曲着。

    金汤会导致严重的继发感染,他们命不久矣。

    而就算这道铜大门破了,后面还有铁栅栏门。

    过了栅栏门还有瓮城等层层防御。

    用冲车硬冲城门的战术也不奏效。

    “上云梯!第一个登上城楼的封爵!”金庾信气急败坏了。

    又是类似的战术,又是一群新罗人用天灵盖消耗守军的箭矢,掩护云梯车接近城墙。

    不过这次奏效了,冲车和投石车确实吸引了明军的很大一部分火力,也造成了相当的麻烦。

    云梯都是固定在厚重的车子上的,梯子一旦架上墙面是推不倒的。

    所以城防军只能和爬上来的新罗人展开残酷的肉搏战。

    金将军的脸上终于浮现了胜利的笑容:

    “只要能突破城墙,这场仗就赢了,平壤城就是我的了!”

    他的乐观不是没有理由的。

    因为平壤守军的数量实在太少了,素质也一般,毕竟是三线部队。

    而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数万新罗士兵。

    即使明军有装备优势,但新罗人也装备了唐军千里迢迢运来的铠甲,在近战方面并不会很吃亏。

    装备没有带差,城墙上又发挥不出战术,纯粹拼人多。

    “天使,如何?这仗我们赢得漂亮吧!”

    金庾信骄傲地向裴行俭吹嘘着。

    裴行俭看着四周横七竖八的尸体,估摸着新罗这次折损了起码上万人,思考了一会儿,终于找出了一个可以称赞的点:

    “新罗勇士悍不畏死,前仆后继,让人动容啊。”

    不得不承认,半岛人民的战术虽然执行得稀烂,但打起仗来是真不怕死啊,居然靠堆人头,真的达成了陛下的战略目标——

    尽快向北推进,在伪明大闹一场,尽量牵扯其精力,逼伪明分兵。

    而这个目标的第一个重大障碍——平壤城,眼看就要被拿下了。

    只要攻破这座绕不开的要塞山城,渡过浿水,就可一路长驱直入……

    “攻下城池,劫掠三天!”

    金庾信突然大吼一声,把裴行俭吓得虎躯一震。

    “万岁!”新罗人士气大振。

    裴行俭听得懂几句,立刻反问:

    “你怎么能浪费宝贵的行军时间,而且还浪费在劫掠华夏的城池之上!”

    刚才用个投石机都要专门请示我一声,怎么劫掠+拖延行军三天这么重要的事,反而自说自话了?!

    金庾信一愣,讪笑道:

    “天使阁下,您也看到了,为了完成大唐皇帝陛下的命令,此战我军损失颇大。要一些补偿,不过分吧?”

    你确定损失不是你们自己指挥无能造成的吗……裴行俭心里吐槽。

    “况且。”金庾信又狡辩道:

    “平壤是原高句丽故地,那些扶余人怎么会是华夏子民呢?”

    说得好有道理,裴行俭完全无法反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