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战略性模糊 (第2/3页)
“亲民”了。
平时,这里烟火气挺浓,给生在深宫的李治不一样的体验,他并不讨厌。
可是在今天,外面正在大声传播的消息,就不是他想听见的了。
啧……李治下意识地想撇嘴,但克制住了,不动声色地放下纸笔,将窗子合上,又重新回到画布前。
即使四下无人,整个房间只有他一个活人,他也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表情管理。
“画毁了,我还是心不静啊……”
李治重新磨墨,琢磨着该怎么给这副黄鹂鸣翠图补救一下。
“有了。”
他的笔刚在画布上一点。
只听房门被砰地推开,一个像黄鹂一样清脆的声音在那儿大喊:
“雉奴哥你知道吗,晋阳城被破,父皇投降了!”
李治的手一抖,又给两只黄鹂添了一横,无语地抬头看向来者。
正是自己嫡亲的妹妹,晋阳公主李明达。
她穿着一袭明黄色的纱裙,轻飘飘的,真个像小鸟一样。
李治叹了口气,苦笑道:
“你一个晋阳公主,晋阳城被破这么高兴?”
“当然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战争结束了,父皇和大家都安全了!”
李明达蹦蹦跳跳地来到李治的书桌边,从怀里掏出一份报纸,啪地拍在桌上。
发现了哥哥画的抽象画。
“咦?雉奴哥,你为何要在两只黄鹂的身上画个叉啊?
“算了不管了。你看今天的报纸了吗?头版头条!上面说,长安君臣归降,天下重归一统,不必再打仗死人了!”
看着妹妹亮晶晶的双眼,李治满腔老槽不知该向何处去吐。
首先,这幅画变成这样子,是因为外部因素……
“首先,你手里的报纸,是谁给你的?”李治警惕地压低声音。
“花一文钱从小贩手里买来滴。”李明达开朗地回答,完全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
“你怎么能擅自出宫,甚至还去买报纸……”
李治正哆嗦地责备到一半,门外又进来一个人。
是大哥,李承乾。
他瘸着一条病腿,整个人晃晃荡荡的,一副颓废沮丧的模样,嘴里在念叨着:
“亡了,亡了,大唐亡了……”
李治嘴角抽搐。
“大哥,你也出宫买报纸了?”
李承乾怅然若失地摇摇头:
“非也,我买个包子,小贩用报纸装了给我了。”
还有高手?
李治都不知道该怎么数落这对神经大条的兄妹了。
难道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是被敌国俘虏的皇室成员?
难道就没有一点寄人篱下、俯仰鼻息的自觉吗?
就不怕给对方落下口实,随便找个理由砍了?
“你们呐……”
李治正要开始吟唱。
侍从来报:
“太后殿下请三位前去坐坐。”
“嗯,好哒。”李明达满口答应。
李承乾吃力地挪着病腿,见李治一动不动,催促道:
“走啊。”
“哦,哦……”李治脸色煞白,神情呆滞。
好像要上断头台一般。
…………
“从政这么多年,几时见过全国百姓弹冠相庆?”
平州府中,长孙无忌靠在窗边,抱着胳膊俯瞰着人声鼎沸的大街。
同一个办公室的房玄龄没有放下手上的工作,随口接了一句:
“‘弹冠相庆’不是个褒义词,长孙公平日里都是这么遣词造句的吗。”
对于老同事、老对手的挖苦,长孙无忌只是冷笑着耸了耸肩膀:
“我就是想表达贬义。”
房玄龄淡淡道:
“作为主事者,我们自然会比平民百姓更早地知道前方战况,这不是你优越感的理由。”
长孙无忌撇了撇嘴:
“不是这个意思……唉,你这无君无父之人,岂能理解?”
和主动投靠的房玄龄不同,长孙无忌是被“逼上平州”的。
作为大唐国舅,他对那个逝去的朝代,仍然抱着几分说不清、理还乱的情感。
大明百姓庆祝唐朝覆灭的场面,在他眼里还真可以用“弹冠相庆”来形容。
“唉……俱往矣。”
长孙无忌苦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