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车下线 (第1/3页)
就在汕美还处于狂风暴雨的时候。
长江岸边的黄州。
之前收购彪马的汽车工厂,经过这几年的恢复,改名为磐石汽车之后,再一次恢复活力。
工厂的生产线上。
工业机器人快速完成着零部件的组装,同时负责监控的员工们,也紧盯着这一辆汽车。
其实磐石汽车在去年年初,就大规模生产汽车了,不过不是现在这一款。
去年生产的两款式汽车,一款是两厢的普通级轿车,名为磐石P1,有换电款式和生物柴油机款式。
另一个款是皮卡车,名为磐石P2,同样有换电款和生物柴油机款。
由于磐石汽车有两个工厂,黄州工厂主要生产生物柴油机款式的汽车,另一个工厂则生产换电款。
这两款汽车的销售量一般般,去年一共销售了14万辆左右;今年前九个月,由于开拓了东南亚和东北亚市场,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了29万辆。
其中漠北地区是磐石汽车的最大销售市场,当地今年前九个月,一共销售了9万辆生物柴油机版本的皮卡车。
国内其他企业的汽车,很难在漠北市场打开局面,就在于当地的气温和远距离交通。
倒不是国内其他车企没有生产皮卡,而是他们的设计不合理,加上电动车在漠北的基层服务不完善,反倒是油车在当地很受欢迎。
其实看磐石汽车在亚洲联合体内部的销售分布图,就可以看出以安全为卖点的磐石汽车,在地广人稀的北方、雨林密布的东南亚,都比较受欢迎,反倒是国内的南方地区,没有多少人会专门去购买。
很多企业都购买磐石汽车的皮卡,作为工地和农场的办公用车。
磐石汽车主打安全,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在设计和零部件材料上,必然皮实耐操。
这种特效,就非常适合在野外和农场使用。
别说什么电车是未来。
电车是未来,那是有前提的。
以前国内的石油要大规模从国外进口,一旦遇到外部供应危机,就有可能导致全国的汽车油料供应短缺,在这种大背景下,自然要大力推广电车。
可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国内的生物柴油产能不断攀升,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的石化燃油,加上生物柴油价格,差不多是每升4.3元左右,对比电车的电费,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
因此国内的各大车企,现在都是两条腿走路,一边拥抱电车,一边继续开发生物柴油机汽车。
磐石汽车也是这样的模式。
为了发展,磐石汽车在今年上半年,还启动了另一个大计划:汽车联盟店。
所谓的汽车联盟店,那就是各家汽车企业都可以入驻,这个店铺由磐石汽车经营,但可以提供其他品牌的汽车,也可以为其他品牌的汽车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
其实就是相当于一家不限品牌的4S店。
虽然大型车企不会加入磐石汽车的联盟店,但那些新崛起的小品牌汽车,则非常需要这样一个平台。
毕竟并不是谁都是磐石汽车,可以背靠海陆丰系这个庞然大物,这几年磐石汽车烧了几百亿华元,还可以活蹦乱跳,就是有海陆丰系的支持。
其他小型车企很少有这种条件。
如果要在亚洲联合体各个地区,都布置自己品牌的4S店,那初期投入的成本就太大了,可能会一下子拉断资金链。
当然,磐石汽车的联盟店,可不是没有条件和门槛的。
要加入磐石汽车的联盟店,除了卖车的提成之外,还要接受磐石汽车的质量监控。
毕竟磐石汽车的总经理李飞,也不是傻子,如果随随便便就允许那些小牌汽车加入联盟店,到时候出现大量质量问题,极有可能会连累磐石汽车的口碑。
目前国内的汽车品牌达到了97个之多,但获得磐石汽车许可的品牌,一共就11个。
另外东瀛的一家老牌车企,和暹罗的一家新车企,也加入这个联盟之中。
加起来,一共就是14家车企。
有些合作的车企,甚至都不打算自己开工厂,而是将生产交给了磐石汽车。
磐石汽车的黄州工厂和永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