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车下线

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车下线

    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车下线 (第2/3页)

工厂,都有专门给其他企业代工的业务。

    李飞和技术总监王慕华、副总经理安弘毅,一边看着新车下线,一边小声聊着代工的业务。

    “弘毅,精灵的订单生产得如何?”

    负责安排生产工作的安弘毅,靠近其耳边,小声解释道:“李总,精灵的订单已经生产完成了,如果没有新的订单,我就要给其他企业的订单排线了。”

    “那你就按这个节奏来吧!”李飞知道精灵汽车的订单不多,一共就1万辆。

    这家车企是暹罗华人投资的企业,总部设在曼谷,那边有一个电动车工厂,他们向磐石汽车下的订单,是生产生物柴油机版本的汽车。

    对于小企业而言,搞一个电动车组装工厂,已经是比较大的负担了,再搞一个柴油机版本的汽车工厂,真的有些得不偿失。

    这一批1万辆的订单,对方也只是拉回去东南亚试试水,如果销售量还可以,他们才打算继续下订单。

    至于磐石汽车为什么会接这种小产量的订单,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在于磐石汽车的生产线中,有自己研发的一体骨架塑造机,这种设备并不需要和传统冲压机那样,为每一个车型准备专门的冲压模具。

    这种一体骨架塑造机,是专门为硅豆丝材料而设计的模型生产设备,其特点是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外壳、骨架和零部件。

    而这种设备也是磐石汽车最赚钱的生意,目前国内68%的硅豆丝、硅泡沫零件生产设备,都是磐石汽车旗下的磐石精工生产的。

    第二个原因,则是国内有成熟的产业链体系,精灵汽车设计的汽车,其生物柴油发动机虽然不是磐石汽车生产的,但却是潍柴动力生产的通用生物柴油发动机型号,这种大批生产的发动机,直接向相关工厂订购即可,减少了很多麻烦。

    然后要为1万辆小轿车,专门生产一款发动机,估计没有哪一个汽车厂或者发动机供应商会这样做。

    主要是不划算。

    那些小车企在没有做大做强之前,很少会和磐石汽车这样,专门建设自己的发动机、电动机等配套工厂,而是选择采用市场上比较成熟,有生产量比较大的零部件。

    其实磐石汽车并不是单纯的汽车生产企业,而是一家汽车技术研发企业、汽车技术供应商、设备供应商、汽车销售服务商。

    因此磐石汽车在自家汽车销售上,并不是其主营业务。

    比如眼前的磐石P3,这款SUV车,与其说是工业产品,倒不如说是炫技产品。

    磐石P3采用了海陆丰系的各项新技术,号称全世界最安全的汽车,其测试过程中,甚至用40毫米口径的火箭弹进行轰击测试,都可以保证车壳不被击穿。

    具体到各项技术上,包括了:

    以碳化硅薄膜、硅豆丝、钛合金为核心材料的多层复合车壳。

    以硅泡沫、钛铝合金复合材料组成的车架,可以硬抗钢卷砸击。

    以碳化硅薄膜、特种玻璃复合材料组成的车窗玻璃,可挡40毫米火箭弹轰击。

    车顶自带可伸缩的光伏薄膜展开伞,不仅仅可以作为遮阳伞、防护伞,同时还可以给车载电池持续充电。

    车载电池采用第三代海绵电池,也是同属于海陆丰系企业的雷神电池研发的新电池,这款电池还没有正式上市销售。

    第三代海绵电池,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款式了,而是采用泡沫硅作为骨架,使用富勒烯和碳酸锂作为主要材料,研发出来固态电池。

    其每公斤能量密度为880瓦时,而且每立方米的重量还比较高,达到3.5吨左右,循环次数可以达到5000次以上,支持兆瓦级的充电。

    要不是生产成本比较高,这东西早就可以秒杀其他企业的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了。

    电机也是磐石汽车自己研发的,镀铝碳化硅纳米管为核心材料,各项性能比稀土永磁电机还好一些。

    另外就是各种基于新材料研发的机械辅助设备,包括人体工学座椅、机械式辅助驾驶方向盘、机械式刹车系统等。

    整辆车有一套以电机为核心的辅助设备,还有一套完全靠机械的辅助设备,两套设备的功能是差不多的,其中一套出问题,另一套仍然可以发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